校园流行语
校园流行语是学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是校园内极具个性的用语。校园流行语不仅反映了现代校园文化的某些特性,也反映出青年学子们特有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校园流行语是现代校园生活的即时反映, 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现象。它不仅直接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某些变化, 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特色。
- 中文名称 校园流行语
- 拼音 xiào yuán liú háng yǔ
- 繁体 校园流行语
- 含义 在校园流行的语言
- 来源 影视作品,动漫作品,小说,网络等
事例及看法
《大话西游》带着周星驰"我笑世人看不穿"的浪荡风靡校园。痞子蔡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轻轻地走了,留下一片云彩。动漫《灌篮高手》的狂潮经久不息。由此,校园掀起了一股"先锋流行语"热,流行影视中的台词对白成了学生们的口头禅,甚至演绎起了缤纷的现代版。以下是记者截取的几个片段:
镜头一:某校学生会竞选,一位候选人的真情独白如下:我轻轻地舞着,在静谧的校园之中,世俗投来异样的眼光,诧异也好,欣赏也罢,都不曾使我的舞步凌乱,因为令我飞扬的只是你们真诚的注视。("盗版"轻舞飞扬的临终plan)结果是震撼一片,高票入选。
镜头二:某日,课堂上,一男生对着窗外发愣。老师叫他起来质问,他故做深沉到:"我并没有发呆,只是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以改变我以往思考问题的方法。"(模仿至尊宝的狡辩)
流行语在校园内传播广泛,杭高文学社的周宇说:"我们钟爱这些台词,是真正为作品本身要表达的精神所感动。譬如《大话西游》完成了人们所憧憬的时光倒流、爱情永恒,它的喜中衬悲悲更悲的表现手法与鲁迅的写作方法颇有类似。譬如《灌篮高手》反映了一种绝不轻言放弃的执著,那句"我们是最强的"不仅带领湘北打进全国联赛,也在现实生活中让我们发扬团队精神。"
有同学表示:"这些流行电影小说中的对白往往较幽默白话,很琅琅上口,同时又符合中学生有点叛逆不羁的心理,所以才较受欢迎。"还有许多同学表示:也说不上喜欢其中的什么,就是一种寂寞的宣泄,像唱流行歌曲般,也许领会不到什么实质,但起码能填补有时的无聊空虚。
对于校园流行语风靡一时的现象,一些家长认为这不利于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意志情操的陶冶。校园流行语作为一种纯粹的休闲搞笑不错,但一味的模仿泛滥就显得很庸俗,失去了中学生原本的个性特色和青春风采。也许有的话较为经典,但也有些痞子味十足、调侃噱头的言语不适合校园的文化氛围。
谈到这种所谓的时尚,一位中年老师告诉记者:"年轻人迷恋流行的事物,正如我们这一代人钟爱罗大佑穿越时空的歌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把握好尺度,更应注重自身文化内涵和能力素养的提高呢。"
校园流行语可以活跃气氛,减轻学习压力,但应注重自身的情操的陶冶。
典型
粢饭糕:又痴又烦又搞的女孩。
月抛型:隐形眼镜一种,又指每个月要换个恋爱对象的人。
排骨美女:以瘦为美的女性。
黑暗料理:街边卫生状况一般、经营到很晚的小吃摊大排档,或由初学者或者厨艺一般的人做出的卖相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菜品和食物
Oldthreeoldfour:老三老四。
3.72平方:十三点不三不四。
根号3:尚嫌矮的男青年。
跟包:跟在后面拎包。
跌停板:运气差到极点。
死机:一时呆住了,反应不过来。
本草纲目:又笨又吵又杠又木。
奥特曼:落伍的人(outman)。
小花:花痴。
免提听筒:经常自言自语,没人爱听。
素质,注意你的素质:这句流行语出自2006年下半年热映电影《疯狂的石头》,其损人程度和2005年《天下无贼》中流传出来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等同。当一个同学对另一个同学说出这句话时,一方面可能因为熟得不能再熟调侃一下气氛,另一方面,这种善意的提醒自有其神奇的力量,它也成了一面镜子,让越来越聪明的你反思一下下:往大了说,每个人都注意素质了就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往小了说,它可以使泼妇变淑女,让痞子变绅士--"素质"二字,不再是虚词,它有时更代表你个人日后立世的能力,或者情商。
相当地:2006年,"相当地"一词流行得"相当地"早。感谢本山大叔,他几乎在每年春节时都会引爆几句流行语--或者,我们更应感谢本山大叔身后的编剧何庆魁。这几个字,其实最早是形容词。"相当地郁闷"、"相当地高档啊"、"相当地想养条小狗了"……在大学里,这个词被广泛应用,和它在社会上的用处"相当地"一致:当我们恭维别人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时,这个词语就派上了用场:管它当时是真心还是违心--这个词客观地让我们的语言技巧得以提升,情商得以提升。
你侮辱我的人格,还侮辱我的智商:这句话出自《疯狂的石头》,在2006年流行。
农妇、山泉、有点田:来自农夫山泉广告语:农夫山泉有点甜。
人不能无耻到……的地步:这句话是2006年年初大电影《无极》的导演陈凯歌说的。学生们借用这句话,当然主要还是调侃同学:"谁谁谁,人不能无耻到……的地步"听了这话,那理亏者自会有收敛。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这句话是将白马王子、唐僧和白龙马的形象异同结合。
"你不是一个人……":黄健翔在2006年足球解说时,他那段解说词中"你不是一个人"的语句甚至被做成了年度最火爆歌曲,被各大网站做成手机彩铃。
你俩儿"断臂"啊:这个词的流行是美国电影《断臂山》在中国热映造成的。那座在美国怀俄明州真实存在的山脉,本不出奇,但中国导演李安一部片子拍过,它的名字就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草根:2006年,除了那些早已成名的角儿,几乎每个人都开始自豪地称自己为"草根"。"草根",最早的含义很浅显,指代山野中最不知名的一棵花花或者草草。
恶搞:2006年,"恶搞"自己或是别人,,《无极》被拼凑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李宇春和向鼎被画成"雌雄同体"、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被篡改成"青歌大赛"的争名夺利版……在以不损害他人利益情况下,只以自己的创意博得众人的关注,在而今更为包容的时代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以伤害别人为条件来换取自己的关注度,那是任何时代都不能被原谅的。"恶搞"本身是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