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栀子花诗

2022-07-13 11:14:07 百科资料

栀子花诗是沈周所作,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故沈周此诗应作于夏日。全诗前二句已有实有虚,后二句全从虚处入笔,真有遗貌取神之能。

这首诗,只可意会,不可入画;但虽入不得画,也足称佳构。或许,诗人深知作画法门,故作诗时,便要力避作画的熟路吧?于此亦足见诗人力渊之深,非仅以画得名者。

  • 作品名称 栀子花诗
  • 创作年代 明代
  • 文学体裁 七绝
  • 作者 沈周

原文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鉴赏

  起首二句,先说栀子花的形质,因其夏季开花,且花呈白色,所以喻其魂为雪铸,喻其花为冰质,其吐气为清凉之气。此花生在庭院曲栏深处,精神俊爽,引人注目。

  诗的后二句尤为奇妙,因栀子花冰雪形质,故当一钩新月初上之际,这花魂便展开了轻盈的双翅,飞离了曲栏,要把自己的娇香,附在自己的俏影上,传向诗人所坐的如画的华庭。此时,夜风也知情识趣了,它眼见花魂欲飞不能的娇态,便悄悄伸出无形的手,把那新月下淡淡的花影轻轻牵住,送向它想去的地方,让它的香气、凉气,弥漫于曲栏、庭院,弥漫于整个夏夜。这二句意境极幽美,措词亦清新优雅,一"牵"一"送",夏月微风的情态可掬;言"影"言"香",栀子花的精魂大有飞动之态。不过,"画庭"二字,还觉可再斟酌,盖与全诗的氛围不协。

作者简介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年自称白石翁,是明代吴门四大画家的领袖,也是"吴门画派"的开山鼻祖。 我国明代从洪武元年(1368)到崇祯十七年(1644)前后历时276年。这时期的绘画,明初以浙江钱塘戴进(1388-1462)为代表的"浙派"占优势,中、晚期则成了"吴派"的天

译文

  晶莹剔透如冰雪般的花带着清爽的凉气,

  立在曲折的长廊对面灿烂盛开精神抖擞。

  在金钩般的新月的照耀下倩影随风晃动,

  一言不发地把淡淡的清香送入我的画室。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