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紫闪蛱蝶

柳紫闪蛱蝶(拉丁名:Apatura ilia (Denis et Schiffermuller,1775))为鳞翅目、蛱蝶科、闪蛱蝶属节肢动物。翅面黄褐色或黑褐色,具有强烈的紫色闪光,前翅中室有四个呈方形排列的小黑斑。成虫喜欢吸食树汁或畜粪,飞行迅速。它翅展55~72mm。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等地。
- 中文名 柳紫闪蛱蝶
- 亚 门 六足亚门
- 分布区域 :欧洲、朝鲜;中国
- 亚 目 锤角亚目
- 别 称 柳闪蛱蝶、淡紫蛱蝶、紫蛱蝶
基本信息
柳紫闪蛱蝶 Apatura ilia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
所属类别:鳞翅目 蛱蝶科Nymphalidae
形态描述:翅面黄褐色或黑褐色,具有强烈的紫色闪光,前翅中室有四个呈方形排列的小黑斑。成虫喜欢吸食树汁或畜粪,飞行迅速。
虫体大小:翅展55--72mm
分布区域:我国东北、华北、西南;欧洲、朝鲜。
识别特征
本种与紫闪蛱蝶非常相似,翅面黑褐色,翅膀在阳光下能闪烁出强烈的紫光。前翅约有十个白斑,中室内有四个黑点;反面有一个黑色蓝瞳眼斑,围有棕色眶。后翅中央有一条白色横带,并有一个与域前翅相似的小眼斑。反面白色带上端很宽,下端尖削成楔形带,中室端部尖出显著。
生物学特征

幼虫绿色,头部有一对白色角状突起,端部分叉。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树干缝隙内越冬,寄主为杨柳科的植物。
蛹绿色,为垂蛹,蛹期约9~12天,幼虫期较长。柳紫闪蛱蝶幼虫卵单产于叶片背部,刚孵化的幼虫啃食自己的卵壳,以高龄幼虫最为危害,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有叶柄。
成虫喜欢吸食树汁或畜粪,飞行迅速。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2代,个别三代,以三龄幼虫吐丝潜伏越冬。发生一代者7~8月出现成虫,8月中旬产卵,卵约经五天孵化,一龄幼虫龄期约四天,二龄幼虫龄期约六天,三龄幼虫龄期约200天,四龄幼虫龄期约15天。六月下旬化蛹,七月上旬成虫羽化。发生二代者各代成虫期分别为5~6月和7~8月。
防治方法
在发生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以不防治,严重发生区可以结合防治其它害虫进行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