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柰子

2022-06-30 21:30:29 百科资料

柰子,Malus asiatica Nakai,俗称沙果,蔷薇科苹果属的一种水果。形状很小,产量较高,对环境要求较低,多生长于我国北方。

【科属】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果实。

  • 中文名称 柰子
  • 拉丁学名 Malus asiatica Nakai
  • 别称 文林果、花红果、林擒、五色来、联珠果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基本信息

  【别名】文林果、花红果、林擒、五色来、联珠果等。

柰子

性味归经

  性平,味酸甘;入心、肝、肺经。

功效主治

  止渴生津,消食化滞,涩精。主治津伤口 渴,消渴,泻痢,遗精等病症。

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水分82。克,蛋白质O.3克,脂肪O.8克,碳水化合物15.l 克,热量69千卡,粗纤维0.9克,灰分0.2克,钙45毫克,磷9毫克,铁0.9毫克,胡萝卜素0.05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坏血酸1毫克,钾148毫克,钠0.9毫克,镁7.3毫克。

特征及生境

  花红(学名:Malus asiatica),又名沙果(河北)、文林郎果(本草

柰子

  纲目)、林檎(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是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骤尖,边缘有极细锯齿。

  春夏之交开花,在枝顶伞形排列,花梗、花萼均有茸毛,花蕾时红色,开后色褪而带红晕。果实秋成熟,扁圆形,直径4-5厘米,黄或红色。

  普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一带,生长于海拔50米至1,3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生山坡、平地和山谷梯田边,生食味似苹果,变种颇多, 可用嫁接、播种、分株等法繁殖,是中国的特有植物。

柰子花

  中文学名:柰子

  界:植物界

  拉丁学名:Malus asiatica

  科:蔷薇科

  别称:文林果、花红果、林擒、五色来、联珠果等

  分布区域:中国特有,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内蒙等地区

作用

  1. 生津止渴: 沙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食之有生津止渴,消食除烦和化积滞的作用。

  2.涩精止痢: 沙果味酸涩而收敛,具有良好的涩精、上泻痢的作用,是泄泻下痢、遗精滑泄者的食疗良品。

  3.驱虫: 沙果根水煎服具有驱虫、杀虫的作用,可治字寸白虫、蛔虫等所致疾病。

  4.明目: 沙果的叶鲜用或晒干用,皆具有泻火明目,杀虫解毒的作用。可治疗眼目青盲、翳膜遮眼及小儿疥疮。

保健食谱

  1.沙果汤

  沙果(半熟者)10枚。将沙果洗净后切片,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煮取50O毫升。每次服1碗,l日2次,连果带汤,空腹时服下。

  此汤具有和胃化滞,止泻痢的功效。适用于肠炎或痢疾引起的腹痛、腹泻。

  2.沙果汁

  沙果3枚。将沙果洗净后,去核捣烂,绞取其汁。每日2次,每次10毫升。

  此汁具有化积滞,止泻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泻痢之病症。

柰子

  3.沙果芡实汤

  新鲜沙果50克,芡实30克。将沙果先净切开,加入芡实,再加水3碗,共煎煮成汤1碗,分2次1日服完。

  此汤具有涩精止遗的功效,适用于男子遗精滑世之病症。

  4.醋和沙果米

  沙果5枚,白醋50克。将沙果洗净切十晾晒,烤干后研为细米,加入白醋调匀即成。每服1匙, 1日2次。

  此方具有行气止痛,化痰散结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瘰病及羸瘦等病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