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枳实导滞丸

2022-07-11 18:36:20 百科资料

是具有消食导滞,清热祛湿功效的方剂,由大黄、 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 泽泻等药物组成。主治湿热食积证。证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等临床表现。

  •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 有效期 36个月
  • 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
  • 主治 饮食积滞、湿热内阻所致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
  • 功效 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来源

  <内外伤辨惑论>

  拼音名 Zhishi Daozhi Wan

  (附方:木香导滞丸)

  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曲术茯苓勃,

  泽泻蒸饼糊丸服,温热积滞力能攘。

  若还后重兼气滞,木香导滞加槟榔。

组成

  大黄十两、 神曲(炒) 、枳实(麦炒)各五钱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 白术(土炒) 、 茯苓各三钱 泽泻二钱

功效

  消滞利湿,泄热通便。

辩证要点

  脘腹胀痛,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

病机

  湿热食滞,内阻肠胃。

配伍特点

  消法与下法并用,同因通用

主治

  湿热食积。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解

  大黄――攻积泻热君

  枳实――行气导滞臣

  神曲――消食化滞而和胃臣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而止痢佐

  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而止泻佐

  白术――健脾燥湿佐

  本方治证为湿热食积,内阻肠胃所致。积滞内停,气机壅塞,传导失司,故脘腹胀痛,大便秘结。食积不消,湿热不化,下迫于肠,则泄泻下痢。舌苔黄腻,脉沉有力,为湿热壅滞之征。治宜消食导滞,清热祛湿。方中重用大黄,苦寒泻下,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为君药。枳实行气导滞,消积除胀满;神曲消食化滞而和胃,共助大黄以攻积导滞,为臣药。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而止痢;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而止泻;白术健脾燥湿,使攻积而不伤正,均为佐药。诸药相伍,共成消食导滞,清热祛湿之方,使食消积去,湿化热清,则诸证自愈。

  本方乃消法与下法并用之剂,用于治疗泄泻、下痢,亦属“通因通用”之法。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主治食积湿热,内阻肠胃之证。以脘腹胀痛,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泄泻无积滞者,不可使用;孕妇不宜使用。

  3.随证加减若胀满较重,里急后重者,可酌加木香、槟榔等以理气导滞;若热毒泻痢者,宜加金银花、白头翁以清热解毒止痢;若兼呕吐者,宜加竹茹以清胃止呕。

  4.现代应用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慢性便秘,阴吹等属于湿热积滞者。

方歌

  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术泽与茯苓,

  食湿两滞生郁热,胸痞便秘此方寻。

中成药

  【英文/拉丁名称】

  Zhishi Daozhi Wan

  【性状】

  本品为浅褐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功能与主治】

  消积导滞,清利湿热。用于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

  【剂量/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处方(成份)】

  枳实(炒)100g 大黄200g 黄连(姜汁炒)60g 黄芩60g 茯苓60g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