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

2022-07-12 16:53:11 百科资料
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suboccipital indurative folliculitis)是好发于枕骨下及项中部的慢性硬结性和瘢痕性皮炎,由金黄葡萄球菌等引起,以毛囊周围炎和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要病变,故又有毛发部乳头状皮炎,枕部乳头状皮炎、瘢痕疙瘩性毛囊炎,瘢痕疙瘩性痤疮或项部须疮之称。初见枕后或项中有多发粟粒大小的红色毛囊性丘疹,丘疹逐渐增大,深部化脓性融合,结缔组织增生,形成乳头状瘢痕。可有瘙痒或疼痛,本病常迁延不愈,需要全身与局部的综合治疗。
  • 挂什么科 内科
  • 哪些症状 发热、硬性皮疹、毛囊肿胀、疼痛、睡眠欠佳
  • 好发人群 青年人
  • 需做检查 血尿常规、病原学检查、X线、脑电图
  • 引发疾病 脑膜炎、枕骨坏死、脑水肿

病因

  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确切病因尚不知,但多数人认为来自金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感染,再加上衣领的摩擦刺激,使毛囊炎不易治愈,炎症继续向毛囊深部及其周围发展,以及机体的特殊反应状态(瘢痕倾向),引起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瘢痕。

  (二)发病机制

  主要是异物小体型肉芽肿改变,从毛囊炎发展成毛囊周围炎,肥大的结缔组织束和浆细胞浸润代替了被破坏的正常结构。

症状

  本病累及青壮年的后颈部发缘上下,偶然累及头皮其他部位,初发损害为位于项中部或枕骨下的,粟粒大小的红色毛囊性丘疹,沿枕后区的发缘横向逐渐扩大,融合,形成不规则的条索片块或成群的大小不等的结节,表面紧张发亮,高低不平,触之甚硬,压之偶有少量脓液溢出,为毛囊口被皮脂腺阻塞或黑头阻塞而成,此处毛发脱落稀疏,可有几根毛发从一个毛孔成丛穿出,亦可出现小脓疱,损害发展可形成脓肿和充满脓液的窦道,好像头皮的分叶性蜂窝织炎,最后形成高低不平的肥厚瘢痕,枕骨下较发缘下多见,病程经过缓慢,常迁延数月或数年。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难。

检查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鉴别

  与寻常狼疮鉴别,后者有狼疮结节及溃疡,玻片压之呈“苹果酱色”,质地柔软,有探针贯通现象,组织病理检查为真皮浅层结核样结节,以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主。

并发症

  这个病一般无并发症。

预防

  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伤,搔抓等不良习惯。

治疗

  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其原则是综合治疗,避免局部刺激。

  1.全身治疗

  (1)抗生素治疗:采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注射治疗。药敏结果之前,亦可用广谱抗生素。

  (2)免疫治疗:可使用自家疫苗及多价疫苗注射。

  2.局部治疗

  (1)早期局部使用抗炎药物,或在丘疹未成熟前拔除患处毛发。

  (2)X线照射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

  (3)物理疗法,如红外线、超短波、紫外线等。

  (4)应用止痒杀菌药,外搽氯柳酊。

  (5)必要时可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后再整形。

  

饮食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