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极地苹果

2022-06-27 09:50:52 百科资料

极地苹果(Arctic Apple)是一种转基因苹果,科学家通过RNA干扰技术使特定基因沉默,从而使这种苹果具有不会褐变特点。

2017年2月,极地苹果将在美国上市,是美国第一种商业化销售的转基因苹果。

  • 中文名称 极地苹果
  • 外文名称 Arctic Apple
  • 属性 转基因农作物
  • 特点 不会褐变

发展历程

  2015年2月通过美国农业部审批,2015年3月通过FDA审批,2017年2月在美国上市。

技术背景

  削皮的苹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褐变,这种变化其实来自于正常的氧化反应。在植物中存在很多原本无色的多酚类的物质。这类物质能跟氧气结合,产生一些有色物质,这就是褐变。

  在健康的植物细胞中,多酚和多酚氧化酶难以相遇,它们一个住在液泡里,一个住在类囊体中,只有当细胞受到破坏时,两种物质才能结合在一起。在PPO的炽烈催化之下,多酚类物质和氧气迅速结合,果肉变色也就在所难免了。

  不单单是苹果,这种变色问题存在于很多蔬果之中,比如香蕉、桃子、梨、莲藕、土豆的洁白之躯都会因为酶促褐变而穿上棕色外套,让人食欲顿失。

技术原理

  科学为了让果实中的PPO失去活性,或者干脆不产生PPO。直接使苹果的酶促褐变基因沉默。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仰赖于一种叫RNA干扰(RNAi)的转基因技术。

  绝大多数生物体(流感病毒等RNA病毒除外)的遗传信息都保存在DNA中。DNA相当于构建生物体的原始图纸,要真正建设生物体的时候,要先以DNA为模板,制作临时图纸--信使RNA(mRNA)。这些mRNA才是在细胞工地上指导蛋白质合成时真正使用的图纸。理论上,不管是撕碎原始还是临时图纸,都不会产生相应的蛋白质。但是,DNA上不同基因有很多共用的序列,随意改变DNA将产生不可预计的后果,甚至导致生物死亡。所以,只能改变mRNA。

  从结构上分析,DNA的双螺旋像咬合在一起的拉链,两条互补的DNA链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而mRNA是以单链形式存在的。不过,生物世界永远都有特例,有些RNA确实是双链形态,被称为双链RNA(dsRNA)。好吧,对细胞来说,这些RNA就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常常是外来病毒或者别的什么外来基因。而细胞自然也有对策,RNAi就是消灭它们的免疫机制。

  一旦dsRNA出现在细胞中出现,很快就会被名叫Dicer蛋白的警察发现,然后警察会张开大嘴把这些dsRNA咬个粉碎,变成长度为21~23个碱基的小段;然后小段上的两条RNA就会被强行拆散成siRNA。被拆开之后,这些短短的siRNA又会与一种叫AGO蛋白结合成复合物,然后会主动去找那些跟自己有互补序列的mRNA,并且要给它们一个"甜蜜"的拥抱。可怜mRNA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就被切割破坏,失去了活性,真是躺着也中枪。甜蜜拥抱变成了死亡陷阱。

  细胞会继续以siRNA为引物,mRNA为模板合成大量的dsRNA,继续上述的过程,并且这种dsRNA还可以跨越细胞、组织、甚至是器官的界限,扩展到整个生物体中。就好像原子弹爆炸时的链式反应一样,一旦RNAi过程启动,就会一直进行,直到把生物体内所有的目标mRNA全部破坏。最终的结果就是,mRNA都不见了,基因"沉默"了。就像最初发现的那些变白的转基因矮牵牛一样。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关闭肿瘤基因,关闭过敏患者的特定基因。培育出极地苹果正是利用这项技术,通过插入更多份苹果中本来就有的PPO基因,将苹果中的PPO基因尽数关闭,从而让苹果长时间维持在雪白的状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