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烧饼哥

老应2014年卖烧饼买了220万的房子和2辆奥迪走红网络。
去年9月1日,胖子烧饼价格上调,形成三个档次六个品种:"甜胖子"和"辣胖子"属于基本款,销量最大,两块五一个。"
- 中文名称 老应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职业 卖烧饼
人物介绍
1992年,老应和老婆在江西开小吃店失败,背着一万多元债来到杭州,连路费都是借的。
老应身无长技,花150块钱从一个老乡手里买下一只烤炉,老乡不打算干这行,临走前教了他几天,老应第一天开张,只卖出去7只烧饼。后来他一边卖烧饼一边琢磨技术,慢慢积累经验,慢慢磨练手艺,这才让胖子烧饼味道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
走红网络
2014年9月1日,胖子烧饼价格上调,形成三个档次六个品种:"甜胖子"和"辣胖子"属于基本款,销量最大,两块五一个。"辣五花肉"、"咸五花肉"和"甜五花肉"属于中档,都是三块五一个。顶级的叫"甜加辣",料用得足,面积也大一圈,卖5块钱一个。当然,这23年的沉淀也确实来之不易,当年浙大西溪校区后门卖烧饼的7家里面,也只有老应坚持到了现在。
刚过去不久的2014年,很多行业受到政经大局和移动互联网冲击,孩儿巷卖炒货的老孟和水星阁开水果店的小楼,都说2014年生意难做。老孟觉得他生意不好主要是因为"八项规定",很多单位开会少了瓜子花生也不嗑了。小楼分析自己是受到大型连锁和电子商务的双重夹击。同样是小店面小买卖,文三路火了23年的胖子烧饼去年依然很火,老应一边手脚不停一边告诉我,2014年他的生意"没有受到影响",每天能做多少就能卖出多少。
一个烧饼从制作完成到烘烤出炉,再快也得一分多钟,老应和儿子小应轮流上阵,一个负责收钱一个负责出货,一个个烤熟的烧饼从炉膛里夹出,塞进牛皮纸袋,递到顾客手里。
过去老应卖烧饼用的都是塑料袋,2014年去年开始用了牛皮纸袋。纸袋一出现就成为"载体",印上了一家房地产商的楼盘广告。楼盘位于三墩,规模不小档次也不低。
老应卖烧饼23年,辛苦了23年,钱也着实赚了些。2014年初,老应听几个排队买烧饼的熟客议论,说到这个楼盘,那时老应正有在杭州买房的想法,于是跑去看,一看觉得不错,当即买下一个大套,120多平方米220多万(加车库),一次性付清全款。
有个售楼员吃过他的烧饼认出了老应,"胖子烧饼老板买了一套房"的消息从售楼部传开。公司有个领导,是学军毕业的,后来考上大学出国留学回来进了这家公司,领导当年上学时就爱吃胖子烧饼,听说胖子老板买了自家楼盘,觉得一个矮墩墩胖乎乎的外乡人仅靠卖烧饼的手艺和辛苦就能在杭州买房成为业主,简直是个精彩的励志故事。后来策划部搞业主联谊,就把老应也请了去。
老应去的那天是去年3月1日。那时《来自星星的你》还非常火,那天活动主题就是"来自星星的约定",售楼处挂着都教授和千颂伊的大幅照片,业主们通过大屏幕投影观看这部韩剧,中间还能抽取加油卡。老应那天是带了烤炉,以"好邻居"和"励志哥"形象出现的,给未来的邻居做烧饼。当然大家是免费吃,老应不是义务做,他拿到开发商给的3500元红包,也算是出场费。
一个是去年搞活动时开发商的宣传文字,《励志烧饼哥告诉你一张烧饼也可以买房买车》。"胖子烧饼店每天大概卖六七百个烧饼,一天营业额约两三千元,据胖子透露,一年烧饼卖下来,差不多能卖个80万。"
不过据我自己观察和推算,一天六七百个肯定不止。
老应去年不光买了房,还买了车,两部,都是奥迪A6,一部给了女儿一部给了儿子。女儿大学毕业跟男朋友去了福建,下星期三结婚,老应已经买好机票准备赶去,那部车也算是给女儿的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