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叶
杨子叶,女,生于七十年代,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邢台市农业学校。曾出版散文集《堕落的思念》,中短篇小说集《我这一朵盛开的花儿呀》近日将出版。主要从事散文、小说创作,作品散见于《辽河》、《散文百家》、《黔东作家》、《都市文萃》、《燕赵晚报》、《南方日报》等杂志、报刊。
- 中文名 杨子叶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职业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 代表作品 《堕落的思念》
小传
写作是一种需要
我很清楚我的产品属于唯理想化又唯现实的,所以我尊重精神需要,我利用一种需要作为写作的最重要的手段,有时候使我感到有些矛盾和困惑。
很愿意把自己写出的字当作是一种产品,似乎这样更符合我的这种表达需要。
我得承认,我是个有需要的作者,可能这种需要有时候是向上的,有时候是颓废的。当然,这种需要不是某种带有功利目的的需要。从最初开始写作的时候,我的产品大都是以爱的名义,无论这种爱是来自于亲情还是友情,或者爱情方面上的,在文章的主题里都打着这样的旗号,藉此表达自己心灵上对"爱"的一种完美的追求和需要。我想,一个作者本身首先就是有需要的,这个需要放大来讲,就是"爱",热爱的爱,对人的热爱,对事物的热爱,包括对需要的热爱,有了热爱才会有感动。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任何需要的作者能够创作出自己的作品来,这种需要,是一种不满足感,还是一种表达感。有了需要,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愈演愈烈,想要说话想要表达想要描述,恰恰就构成了我写作的需要。
这种需要是不确定性的,并不是在每一时每一刻都会有这样的需要。但大多无论是在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还是在孤独闲适的时候,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需要,我就是这样的。尤其是在热闹喧嚣的场所,愈是有孤独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来自于心灵上的,也就是精神上的孤独,而这种孤独感常常会引发起我的灵感和思路。然后就是密密麻麻的思绪渐渐放飞来,如蛛网千丝万缕般的缠绕、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层层编织,这时候,就想要释放,否则的话会有承受不起的感觉。一个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负担不起很多,脑海里放了众多的思绪,会很膨胀,膨胀过后,是压抑,就需要释放出去。所以,写作是我释放灵魂的一种需要。
我的短篇小说《灿烂至死》,是在一次从石家庄上火车的时候构思的。还是在深秋的季节,傍晚,竟然下起了雪,温度骤然降到零下,我是单衣,像一个没有家的孤儿,在别人的城市里穿梭,迎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当时就有一种觉得自己很可怜的感觉,渴望温暖。周围的旅客也是一样,都冻得得得瑟瑟地,想必也都是游离在他乡的外地客,他们带给我一种共鸣,渴望温暖的共鸣。而那时候,能带给我们这些候车的旅客温暖的,唯一就是火车正点到达,遗憾的是,这种温暖来的很迟。我需要用文字把人们渴望温暖的需要表达出来,那种渴望温暖的情绪一直伴随着我写下来这篇,才得以让那些在车站候火车的人们从我的脑海里渐渐掠过。
还有《回到原点》,也是一个小短篇,是一个朋友的短信促成的。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我要走了。"当时我正在工作中,在处理繁琐的事务,感慨很多。可以说,这篇开始的构思有些颓废,不很积极向上,但事实就是事实,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从生到死,到下一个轮回的生生死死,最终,无论是卑贱还是高贵,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辉煌还是平淡,都是要回到最开始的原点的,无非是时间的早晚而已。很多事情,不是想就可以的,当然不想是更不可以的。纷纷扰扰的尘世,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有了一种无言的需要。热爱,我想我的内心是充满热爱的,所以,尽管红尘匆匆,我还是热爱着滚滚红尘。这种热爱就产生了需要,这种需要就成就了我的写作。
总之,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需要,精神和灵魂方面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会非常持久的伴随我的生命延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