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子
2022-07-07 19:19:00 百科资料
杠子,汉语词语,意思是较粗的棍子。
- 中文名 杠子
- 释义 较粗的棍子
- 出处 《北京走会图》
- 属性 词语
词语概述
1:较粗的棍子
例:他们在杠子中间拴一筐,两人抬着,筐里装满了土
2:锻炼身体的一种器械,分为单杠、双杠、高低杠
例:他在杠子上锻炼身体
3:批改文字或阅读中作为标记所画的粗直线
例:老师把写错了的字都打上杠子
4:〈方言〉天潜沔(天门、潜江、沔阳)方言区把襟兄弟(妻子的姐姐或者妹妹的丈夫)叫做杠子,也叫杠子伙的。
例:丈母娘只喜欢小杠子,大姐都有意见了。
体育活动
盛行于中国北方农村的一种近似单杠的健身体育活动。杠子一般为木制,过去两端刻有龙头,故北方群众称杠子运动为"盘龙之术", 练杠子的团体组织称为"盘龙会"或"杠子会"。每逢喜庆节日表演,有的在大车上设木架,横缚木杠,人在上面做各种动作。因杠子较粗,不能用现代体操中单杠器械的抓握法。杠子技巧较高的动作可分 3类:"上把",为杠上倒立之类,有"金背顶"、"拳头顶"、"八字顶"、"叉花顶"、"车轮顶"等;"中把",指身体绕杠回环越杠的各种动作,如"轱辘"等;"下把",指身体在杠下的各种悬垂动作,如"前压"、"后压"(前后水平)等。清同治年间李静山编的《增补都门杂咏》中有一首描写民间艺人田瘸子表演杠子技艺的诗:"瘸脚何曾是废人,练成杠子更通神;寒鸭浮水头朝下,遍体功夫在上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练杠子的情景。清代《北京走会图》中关于翻杠子的画卷,将这一民间体育活动描绘得更为清晰逼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