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闲

杜闲(682--741),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长子,"诗圣"杜甫的父亲。
生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开元五年(717年)为郾城尉,开元二十年(732年)左右擢为奉天令,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前后擢为朝议大夫、兖州司马。
- 中文名称 杜闲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682年
- 逝世日期 741年
- 主要成就 朝议大夫 兖州司马
人物生平
家族信息
先世襄阳祖(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今河南巩义)令,徙河南,至杜闲为奉天令,又居京兆杜陵。
迎娶名门
杜闲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与元配清河崔氏结婚,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与继室卢氏再婚。共生五子一女。长子杜甫生于睿宗延和元年(712年),为崔氏所生,是在杜闲迁升奉天之前,故杜甫的出生地乃为河南巩县,而非京兆杜陵。次子杜颖(居山东)、三子杜观(居兰田)、四子杜丰(居杭州)、幼子杜占(居江州)。
盛世病故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闲病故。
亲属成员
祖父
杜依艺,唐监察御史、巩县令
父亲
杜审言,修文馆直学士,配薛氏、继娶卢氏
妻子
清河崔氏,母亲李氏为义阳王李琮女儿。
继娶卢氏
儿子
杜甫,长子,诗圣,工部员外郎
杜颖,曾任临邑县主簿,见《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杜观
杜丰
杜占
家族世系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第四代 | 第五代 | 第六代 | 第七代 | 第八代 |
---|---|---|---|---|---|---|---|
杜乾光(南齐右司徒长史) | 杜渐(南梁边城郡守,根据孙女杜柔政墓志可考) | 杜君锡,南梁宜丰侯萧循中记室参军 | |||||
杜叔毗(北周陕州刺史) | 杜廉卿,隋朝淮南郡守,庐江县公 | 杜柔政,嫁唐朝名相王珪 | |||||
杜冯石 | |||||||
杜安石 | |||||||
杜鱼石(隋朝获嘉县令) | 杜依艺(唐监察御史、巩县令) | 杜审言(修文馆直学士,配薛氏、继娶卢氏) | 杜闲(京兆奉天县令,配清河崔氏,清河崔氏母亲李氏,李氏之父义阳王李琮) | 杜甫(诗圣) | |||
杜颖,临邑主簿 | |||||||
杜观,居兰田 | |||||||
杜占,居江州 | |||||||
杜丰,居杭州 | |||||||
杜氏,嫁钟离韦姓 | |||||||
杜并 | |||||||
杜专(开封县尉) | |||||||
杜登(武康县尉) | |||||||
杜氏,嫁蜀县丞钜鹿魏上瑜 | |||||||
杜氏,嫁济王府录事河东裴荣期,封万年县君 | |||||||
杜氏,嫁平阳郡司仓参军范阳卢正均 | |||||||
杜氏,嫁硖石县尉京兆王佑 | |||||||
杜氏,嫁常熟主簿会稽贺酰 | |||||||
杜黄石 | |||||||
杜甫《得弟消息》一诗中云:"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又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诗中云:"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据此,则其直系亲属有十人左右,合阿京之傍系亲属计之,近三十人。 | |||||||
杜甫姑姑杜氏嫁常熟主簿会稽贺酰,故杜甫在《送舍弟颖赴齐州诗》中有云:"诸姑今海衅。 | |||||||
杜甫在《舅宅喜雨》诗中写道:"吾舅政如此,古人谁复过。指的是自己的舅舅白水县尉崔顼,至德年间,杜甫携眷属依靠舅父,来白水以避兵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