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木香薷

2022-06-29 20:24:43 百科资料

木香薷(拉丁学名:Elsholtzia stauntoni Benth.)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

直立半灌木,高0.7-1.7米。茎上部多分枝,小枝下部近圆柱形,上部钝四稜形,具槽及细条纹,带紫红色,被灰白色微柔毛。

产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生于谷地溪边或河川沿岸,草坡及石山上,海拔700-1600米。模式标本采自北京以北地区。

  • 中文名 木香薷
  • 学名 Elsholtzia stauntoni Benth.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直立半灌木,高0.7-1.7米。茎上部多分枝,小枝下部近圆柱形,上部钝四稜形,具槽及细条纹,带紫红色,被灰白色微柔毛。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至叶柄,边缘除基部及先端全缘外具锯齿状圆齿,上面绿色,除边缘及中脉被微柔毛外余部极无毛,下面白绿色,除中脉及侧脉略被微柔毛外余部无毛但密布细小腺点,侧脉6-8对,与中脉在上面明显凹陷下面明显隆起;叶柄长4-6毫米,腹凹背凸,常带紫色,被微柔毛。穗状花序伸长,长3-12厘米,生于茎枝及侧生小花枝顶上,位于茎枝上者较长,因而在茎或枝上俨如圆锥状,由具5-10花、近偏向于一侧的轮伞花序所组成;苞叶除花序最下方一对叶状且十分超出轮伞花序外,均呈苞片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3毫米,常染紫色;花梗长0.5毫米,与总梗、序轴被灰白微柔毛。花萼管状钟形,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内面仅在萼齿上被灰白色绒毛,余部无毛,萼齿5,卵状披针形,长约0.5毫米,近等大;果时花萼伸长,明显管状,长达4毫米,宽1.5毫米。花冠玫瑰红紫色,长约9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及稀疏腺点,内面约在冠筒中部花丝基部有斜向间断髯毛毛环,冠筒长约6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长约2毫米,先端微缺,下唇开展,3裂,中裂片近圆形,长约3毫米,侧裂片近卵圆,先端圆,较中裂片稍短。雄蕊4,前对较长,十分伸出,花丝丝状,无毛,花药卵圆形,2室。花柱与雄蕊等长或略超出,先端近相等2深裂,裂片线形。子房无毛。小坚果椭圆形,光滑。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谷地溪边或河川沿岸,草坡及石山上,海拔700-1600米。

分布范围

  产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模式标本采自北京以北地区。

繁殖方法

  选地: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碱土、沙土不宜栽培。怕旱,不宜重茬,前茬谷类、豆类、蔬菜为好。

  整地:翻地20厘米,翻前施入农家肥,垄作行距40厘米~50厘米,或作成平畦。由于种子很小,地一定要整平耙细。

  播种: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宜播方式有条播或撒播。具体播种时间由香薷上市时间来决定。春季播种在终霜结束前6天~8天为好,为了市场均衡供应,可以每10天~15天播种一批;为了冬季上市,播种时间应在初霜期前80天~90天。为了一次出全苗,播种的要保征土壤一定的湿度,覆土要浅,要镇压。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苗出齐后及时间苗,株距2厘米~5厘米;垄作的要及时中耕除草;撒播的、小行距条播的要及的人工拔草,也可用拿扑草净或禾草克化学除草剂防治禾本科染草;地力较高的地块可以不追肥,地力差的在苗高15厘米造硝酸被一次。干旱适当灌水。

种子采收

  采种可以设采种田;也可以在生产田中选穗大健壮的母株,当上部花序的种子已经成熟,下部开始落地时,在早晨轻轻割掉,放在塑料上晾晒3天一5天即可脱粒。采种时间很重要,割早了种子没成熟,割晚了种子都落地了。每亩可产籽24公斤。

主要价值

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主治风寒感冒,水肿脚气。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香薷挥发性油有发汗解热作用,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

  2、抑菌作用:香薷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抗病毒作用:海州香薷的水煎剂有抗病毒作用。

  4、利尿作用:香薷酊剂能刺激肾血管而使肾小球充血,滤过性增大而有利尿作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