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朗读者》包括:《朗读者第一季》、《朗读者第二季》。
《朗读者第一季》于2017年2月18日起每周六、周日晚8点在CCTV-1和CCTV-3联合播出,5月6日,节目正式收官;12月,获得“2017中国综艺峰会匠心盛典”年度匠心制片人奖和盛典作品奖。
《朗读者第二季》于2018年5月5日起每周六晚在CCTV-1播出,董卿除了担任主持人、节目制作人,还担纲第二季总导演。
- 中文名称 朗读者
- 国家/地区 中国
- 类型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
- 导演 刘欣、田梅
- 主持人 董卿
节目简介
节目制作
《朗读者》由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纲制作人,以“朗读打动人心”为口号,每期邀请一位富有经历的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或不期而遇的平凡素人,通过朗读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故事,相互交织,共同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活,描绘出中国几代人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画卷。除此之外,节目还会在网络平台同步播放,对于热爱文学、热爱朗读的广大爱好者不容错过。

朗读者《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来自朗读者文学顾问团的国家顶级文学家、出版人、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经典美文,最终节目将会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朗读者》是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电视经验的一次全情绽放,她不仅担纲节目的主持工作,还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主持人的另一面。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节目创新
第一,嘉宾的开合度更大了,除了科学家、企业家、文化艺术大家,还会展示更多元领域,有丰富性、稀缺性和代表性的人物;
第二,读本的开合度更大了,有文言文,也有中小学课本的《故乡》,有畅销书,也有相对严肃的文学作品;
第三,话题的开合度除了延续每期一个主题词,也会有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社会话题,如环境保护、器官捐献等;
第四,本季节目会突破舞美定式,尝试和非洲的世界著名动物保护专家的跨时空朗读等形式。
创作团队
制作团队
出品人 | 朱彤 | 艺术总监 | 郎昆 |
制片人/总导演 | 董卿 | 文学顾问 | 铁凝、王蒙、余秋雨、冯骥才 |
总导演 | 刘欣 | 执行总导演 | 邵玉峰 |
音乐总监 | 杜薇 | 撰稿 | 向阳、沈杰群、卲延枫 |
导演 | 荣毅、张晶晶、董雪、隋月颖、李蓉 | 文学编辑 | 艾静、冯欣、王志彬、侯磊 |
舞美总设计 | Julian Healy(英) | 摄影顾问 | Martin Schlote(英) |
现场导演 | 林密 | 导播 | 徐德立、苏子维 |
导播助理 | 吴欣儒、范怀日 | 灯光监制 | 武磊平 |
灯光编程 | 林丹萍 | 舞美监制 | 朱权、尤军 |
音乐制作 | 王乐阳 | 视觉导演 | 孟天宇 |
技术统筹 | 栗小斌 | 技术监制 | 智卫、崔建伟 |
音频监制 | 关朝洋、陈晨 | 制片主任 | 乔悦、蒋伟 |
监制 | 魏地春、朱彤 | 总监制 | 慎海雄 |
注:以上为部分创作人员名单,全部名单请查看节目片尾字幕。
参演嘉宾
主持人
![]() | 董卿(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代表作:我要上春晚、中国诗词大会) |
分期嘉宾
期数 | 主题 | 嘉宾+朗读作品 |
---|---|---|
20170506 第十二期 | 青春 | 老狼(《晃晃悠悠》)、余秀华(《给你》)、冯小刚(《当我开始爱自己》)、徐和颐(《时代》)、魏秋月&惠若琪&袁心玥&徐云丽(《理想》)、郎平(《人生》)、乔羽(《告别今宵》) |
20170429 第十一期 | 那一天 | 江疏影(《飘》)、金士杰(《相约星期二》)、安文彬(《可爱的中国》)、姚建中、刘慈欣(《时间简史》)、郭琨(《献给我的同代人》)、王铮亮(《时间都去哪儿了》) |
20170422 第十期 | 味道 | 张小娴(《爱情的餐桌》)、胡忠英(《吃胆与口福》)、张艾嘉(《走出非洲》)、吴纯(《贝多芬传》)、叶锦添(《红楼梦》)、叶嘉莹(致敬叶嘉莹读本)、霍尊(《乡恋》) |
20170415 第九期 | 家 | 王耀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梁晓声(《慈母情深》)、邹市明+冉莹颖+轩轩+皓皓(《猜猜我有多爱你》)、毕飞宇(《推拿》)、赵文瑄(《老猫》)、潘际銮+茅沅+胡邦定等(《告全国民众书》) |
20170408 第八期 | 勇气 | 汪明荃、罗家英(《老夫老妻》)、翟墨(《海燕》)、江一燕(《晶莹的泪珠》)、秋爸秋妈(《给我的孩子》)、樊锦诗(《莫高窟》)、李宁(《做一个战士》)、江一燕(《晶莹的泪珠》) |
20170402 第七期 | 告别 | 姚晨(《阿长与<山海经>》)、程何(《堂吉诃德》)、刘阳(《不会成真的梦》)、曹文轩(《草房子》)、张国强+维和部队战士(《等着我吧》)、王蒙(《明年我将衰老》) |
20170325 第六期 | 眼泪 | 斯琴高娃(《写给母亲》)、陆川(《藏羚羊的跪拜》)、赖敏(《你是我不及的梦》)、张家敏(《生如夏花》)、张鲁新(《西藏的诱惑》) |
20170318 第五期 | 第一次 |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王珮瑜(《念奴娇•赤壁怀古》)、王学圻(《平凡的世界》)、许镜清(《灯》)、柯洁(《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的四名大学生(《天地九重》) |
20170311 第四期 | 礼物 | 赵蕊蕊(《握紧你的右手》)、李亚鹏(《背影》)、单霁翔(《故宫100》——《至大无外》的解说词)、胡玮炜(《自行车之歌》)、赵家和(《让我怎么感谢你》)、倪萍(《姥姥语录》) |
20170304 第三期 | 选择 | 王千源(《老人与海》)、秦玥飞(《泥泞》)、麦家(《致信儿子》)、徐静蕾(《奶奶的星星》)、理查德·西尔斯(《陋室铭》)、郭小平(《如果》) |
20170225 第二期 | 陪伴 | 郑渊洁、蒋雯丽、杨乃斌、林兆铭、乔榛 |
20170218 第一期 | 遇见 | 柳传志(儿子婚礼致辞)、张梓琳、濮存昕(《宗月大师》)、许渊冲、蒋励、鲜花山谷夫妇(《朱生豪情诗》) |
期数 | 主题 | 嘉宾+朗读作品 |
---|---|---|
1 | 初心 | 薛其坤《礼记·大学》徐卓《白色大鸟的故乡》姚明《真实的高贵》宗庆后《八十抒怀》阎晶明《秦腔》潘凯雄《浮躁》王小亭《月迹》王小亭《月迹》贾平凹《山本》 |
节目列表
常规节目
第一季
请查阅词条:《朗读者第一季》节目列表目录。
第二季
请查阅词条:《朗读者第二季》节目列表目录。
活动演出
时间 | 地点 | 主题 | 成员 |
---|---|---|---|
2018年4月26日 | 中国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 | 《朗读者第二季》新闻发布会 | 董卿、康辉、郎昆 |
节目原声
类型 | 曲名 | 填词 | 作曲 | 演唱 |
---|---|---|---|---|
主题曲 | 《一幅画》 | 胡德夫 | 胡德夫 | 胡德夫 |
获奖记录
时间 | 颁奖典礼 | 获得奖项 | 获奖作品 | 获奖情况 |
---|---|---|---|---|
2018-04-03 | 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 | 电视文艺栏目大奖 | 《朗读者》第一季 | 获奖 |
2018-03-30 | 2017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 《朗读者》 | 获奖 | |
2017 | 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 最佳季播电视节目 | 《朗读者》第一季 | 获奖 |
2017-09-26 | 2017微博电视影响力盛典 | 年度品质电视节目 | 《朗读者》 | 获奖 |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季别 | 播出平台 | 播出日期 | 播出时间 | 播出情况 | 接档 |
---|---|---|---|---|---|
第一季 | CCTV-1和CCTV-3 | 2017年2月18日 | 每周六20:00 | 全国首播 | -- |
第二季 | 央视综合频道 | 2018年5月5日 | 每周六20:00 | 全国首播 | 《阳光下的法庭》 |
节目评价
《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一系列节目正是填补上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你可能无法想象自己的父母会自行上网搜索《奇葩大会》,并且对其中选手的造型和言语毫无芥蒂。个性张扬的追求对于年轻人们而言是一种宣泄,然而对大多数的父母辈们而言,这其中的价值观是有冲击性的。但《朗读者》不同,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这使人看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希望。一个节目若内核浮泛,即使当下再红火也很快会被厌倦与遗弃。与别的流行综艺形式不同,文化综艺节目天然是有使命感的,它自出生就被寄予传承和改变的希望,也是区分此类节目优劣的重要指标。至少目前看来,《朗读者》做得还不错。
《朗读者》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分享的个人故事,同样很精彩,很吸引人。作为著名作家和茅盾文学奖得主,曾经叛逆的麦家,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麦家在《朗读者》节目中畅谈他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分歧、隔阂乃至冲突,与观众分享他对儿子的教育心得以及与儿子之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慨。濮存昕,在节目中便自曝小时候曾患过小儿麻痹症,被同学起外号叫“濮瘸子”,以及谁也不愿意和他在一个组参加体育比赛的往事。
《朗读者》中嘉宾分享的故事,并非简单的过往经历,而都有深刻的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无论是演员徐静蕾讲她奶奶疼她爱她的平凡故事,还是96岁高龄翻译家许渊冲讲他年轻时为了追求女孩,翻译过才女林徽因的诗《别丢掉》的“独家趣闻”,还是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讲她在阿富汗枪林弹雨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等等,均以真挚的情感征服了观众,也带给了观众无限的思考。
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而节目中朗读嘉宾分享各自的动人故事,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则让这股“清流”更加透彻、明亮。正是这一环节的呈现及作用,使得原本能打八十分的《朗读者》,可以打上九十分,甚至更高分。(新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