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恐怖公交车早点
因为大量时间花在上班路上、没时间做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上班路上的公交车上吃早点。然而因为有的早点有刺激性气味而导致周围乘客感觉不舒服。网友吐槽最恐怖的公交车早点当属韭菜馅包子、生煎包以及两个包子两种馅。郑州公交三公司针对此现象率先在全市推行了"无饮食车厢"口号。
- 中文名 最恐怖公交车早点
- 类型 早点
- 内容 公交上吃早点的影响
现象
2012年11月,早上7:40,帝湖花园的63路车始发站,候车乘客中,近1/3的人手里提着包子、鸡蛋饼、豆浆等早点,有的人还是边吃边等。
7:45,车辆驶入站台,人群一拥而上,车厢里坐满乘客,过道上也站了不少人。坐下的乘客打开手里的食品包装袋,开吃。
7:50,车辆驶离帝湖车站,各种食物的混合味道也在车厢里弥漫开。小郭坐在车厢后排,干呕两声,赶忙从手提包里掏出一个口罩戴上。
"前一段天气暖和,闻见味还能开窗透透气,这两天降温,车窗透气太凉,其他乘客有意见,只能戴上口罩挡挡味,实在受不了。"小郭说。
不只孕妇,每天乘坐63路车的李小姐对在公交车里吃早点也非常反感。
"车上本来空间就小,要是有人在车上吃韭菜馅、酸豆角馅这些味重的包子,一个人吃,一车人都跟着捂鼻子。"李小姐说,"有的人吃完还把包装袋、纸杯子随手扔到车座下边。"
原因
为何在公交车上吃早点的乘客这么多?63路赵车长说,"63路车从后河卢始发,开往大石桥、花园路方向,租房住的年轻上班族多,他们很少做饭,都是在路边买了早点,在车上吃。"
正在车上喝豆浆的李先生说:"我在花园路上班,坐车要1个多小时。我也不想在车上吃啊,可不吃要挨饿,在家吃完又要迟到,又起不了那么早。"

坐在旁边的一位60多岁的阿姨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干工作重要,早上也都不会做饭,总不能饿着肚子上班吧,在车上吃也是为工作节省时间,我们能理解。"
年轻人忙于工作,而坐在车厢中部的3个10岁左右的小姑娘为啥不在家吃早点?
"妈妈要带弟弟,还要考驾照,早上6点多就出门了,给我3块钱让买吃的。"小姑娘说。
旁边她的两个同学也都是相同的原因,家里没人做饭,每天从父母那里拿5至8元的早点钱,买牛奶面包在车上吃。
"学校门口有人看着,不让拿东西进学校吃,我们在车上吃完,正好下车。"

"一年级时妈妈做饭,二年级就做过一次饭,三、四年级都是买着吃,吃的都没包装,不卫生,其实我可想吃我妈做的胡辣汤和咸鸡蛋。"
公交乘客最恐惧的"公交早点"是啥?韭菜馅包子招人恨
NO.1:韭菜馅包子
NO.2:生煎包
NO.3:两个包子两种馅
评论
新浪微博网友"无言的温柔":最烦早晨坐公交时,坐在你旁边的那位一上车就开始吃早点,你吃得挺高兴,把别人熏得没处躲,一早上的好心情就被破坏了。
尧先生:面包不会反感,包子油饼之类味大的受不了,特别是生煎包。

施小姐:菜角、韭菜鸡蛋的包子,总之韭菜味吃着香闻着就想吐,尤其是晕车的时候。
吴女士:最讨厌公交车上吃早点的,韭菜馅包子,闻见就想下车,还有生煎馒头,特别腻,一车的味道。
陈小姐:在公交车上吃早点,不合适,尤其是吃两个包子还两种馅的!刚适应了包菜的那股味,酸菜味又来了。
对策
2012年7月10日,郑州公交三公司率先在全市推行了"无饮食车厢",该公司44条线路、900多台车上,车长义务劝解乘客不要在车上吃东西。

"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还是有不少人在车上吃东西,但相比之前,也算有所好转。"82路车长张宇每天开早班车,对车里的包子味,那是相当熟悉。
张宇说,从7月份开始,每当有乘客上车吃东西,他都会小声提醒:请您不要在车上吃东西,下车再吃。
有次,一位乘客在京广路上车时,带了一瓣切开的榴莲,瞬时,车厢里都弥漫着一股臭味儿,一位年纪大的乘客很担心,怀疑车上有漏油或漏气,不得不停车检查。
为了保持空气新鲜,他每天早上出车时,都会把车窗、车顶排风扇全打开。
603路公交车长宋清海说,自从推出无饮食车厢后,车厢垃圾少了些,"以前跑完一趟车要扫出两簸箕,现在差不多一个垃圾桶就装满了。"
所有线路推行无饮食车厢
2012年4月17日,新的《郑州市城市公交车辆乘坐规则》实施,在第四条第七款内关于车内卫生,有着"不宜在车厢内进食"的规定。

不宜进食,是不是所有的公交线路都可以推行无饮食车厢?能否像提醒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一样,也语音提醒?
"根据表述,不是强制性,也不能说就不让乘客在车厢内吃。"
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公交企业,也大力倡导并认为在车厢内最好不吃东西,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行为,随着媒体、市民的倡导,在车内吃东西的现象会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