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曾侯乙铜鉴缶

2022-07-04 00:12:42 百科资料

"曾侯乙铜鉴缶"为国宝级文物,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早期1号墓出土,同时出土两件,造型、纹饰、大小均同。此器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两件文物现分别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曾侯乙铜鉴缶,战国早期文物。通高61.5、边长62厘米,重170公斤。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曾侯乙铜鉴缶同时出土两件,造型、纹饰、大小均同。两件铜鉴缶现分别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 中文名称 曾侯乙铜鉴缶
  • 通高 61.5
  • 边长 62厘米
  • 重 170公斤

文物用途

  这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

细部特征

  "曾侯乙铜鉴缶" 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高63.2厘米,鉴内置一尊缶,缶高51.8厘米,共重170公斤。鉴和尊缶均饰以变形蟠螭纹、勾连纹和蕉叶纹等,并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鉴的圈座附四兽形足,四角,四边共一个攀伏的龙形耳,方形和曲尺形的附加装饰镂空,方盖面中空,以容纳方尊、缶颈,盖饰变形蟠龙纹,浮雕盘龙纹和沟连纹,鉴口沿、颈部、腹部及圈足分别饰以蟠龙纹和蕉叶纹。缶盖呈方形隆起,四角附坚环钮,直口,方唇,溜肩,鼓腹下折内收,圈足缶身腹部四边各有一坚环耳。

奥运缶阵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设计的缶阵造型,其原型就来自此。开幕式上气势恢宏的2008人的缶阵,听声音很像是在敲鼓,而这种乐器的形制,则源于1978年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铜鉴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