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智犬破案

2022-07-02 13:21:11 百科资料

《智犬破案》是一篇文言文。

  • 作品名称 智犬破案
  • 作品出处 文言文启蒙读本
  • 文学体裁 文言文
  • 作者 刘义庆

原文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 。盗劈僧首,立仆。遂越货而亡 。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讼,其犬亦从 。途经一酒肆,见五六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译文

  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墙进入(寺庙)。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发现了盗贼。盗贼将和尚砍倒在地,于是就带着货物逃走了。第二天,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于是到官府告状,狗也去了。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见五六个酒鬼在喝酒。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对此很奇怪。突然狗跳进酒馆,咬住其中的一个酒鬼不放。和尚怀疑他是盗贼,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吏审问后,果然就是他。原来狗也很聪明。

注释

  1.去:距离。

  2.许:左右、大约。

  3.刹(chà) :寺庙。

  4.颇:很。

  5.夕:傍晚。

  6.盗:古代盗是小偷.

  7.逾:翻越。"有盗逾墙而入",意为有个小偷翻越墙头进入庙内。又"逾午方至",意为过了中午才到;"年逾六十",意为年龄超过了六十岁。

  8.觉:察觉。

  9.遂:于是,就。

  10越:抢劫。

  11.亡:逃跑。

  12.诣:到……去。

  13.从:跟从,跟随.

  14.伫足:停步;停留。

  15.肆:小酒馆。

  16.怪:对……感到奇怪。

  17.啮:咬 。

  18.置:放。

  19.盖:用在句首,表示推测

  20.立仆:向前倒下(死了)仆:向前倒下。

  21.疑:对……感到怀疑。

  22.翌(yì)日:第二天。

  23.俄而:一会儿

  24.徒:酒徒。

  25.越:抢夺。

  26.古:古老。

  27.盖:发语词,无实际意义。文中指大概。

  28.缚:绑。

例题

  ​智犬破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①,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②货而亡。翌日③,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④,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释:①刹(chà):寺庙。②越:抢劫。③翌(yì)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④肆:店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杭州百里(距离) (左右、大约)(2)香火旺()

  (3)僧(察觉)(4)遂越货而(逃跑)

  (5)乃官府之(到……去)(报案)(6)僧怪(对……感到奇怪)

  (7)啮(咬)一徒不()(8)盖(用在句首,表示推测)犬有智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

  答案: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

  (2)犬伫足不前,僧怪之。

  答案: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对此很奇怪。

  3.用自己的话说说《智犬破案》中犬之"智"的具体表现。

  答案:有勇有谋。一智是警觉,能够及时发现盗贼,提醒僧人注意;二智是记忆,在第二天可以准确地从五六个人里面发现盗贼。狗没有思维能力,能够把这两点做到,可谓其智了。

  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时间顺序。依据是文中有表示时间的"翌日"、"俄而",还有揭示行动的"遂"、"乃"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一是说做了坏事会遭到报应;二是通过文章赞颂那条狗的机智,让我们认识到珍爱动物,珍爱自然,其实就是珍爱我们自己。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