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鳾

普通鳾(学名:Sitta europaea)是小型鸣禽,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体色灰蓝,腹面棕色,头颈两侧可见黑色纹,由鼻孔一直伸到颈侧,尾羽短。能在树干向上或向下攀行,啄食树皮下的昆虫,亦在岩石上等地方觅食昆虫、种子等。冬季有储存食物习性。是一种栖息于落叶树林及公园地方的留鸟,常于老树上筑巢。是最常见且分布最广泛的鸟类。
- 中文名 普通鳾
- 学名 Sittaeuropaea
- 别称 茶腹鳾,欧亚鳾,林鳾,蓝大胆,穿树皮,松枝儿,贴树皮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外形特征
普通鳾(䴓shi)体长约13厘米,体重19-24克,体型似山雀,嘴细长而直,约1.5厘米。身体的背面为石板蓝色,具有一条明显的黑色贯眼纹沿头侧伸向颈侧,翅的飞羽为黑色。中央一对尾羽为蓝灰色,其余为黑色。颏喉、颈侧和胸部为白色,腹部两侧栗色,下腹土黄褐色。尖长的鸟喙蓝灰色。眼睛黑色。双腿橙棕色,长爪尖黑色。雌雄同色,雄性个体略大。

栖息环境
普通鳾是广泛的山林中的鸟类,喜居高大的乔木,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在森林草原的高大栎树林里及古老的公园内也有分布,一般分布在海拔800~1300米,在300-3200米的山林间也可见到,有时也活动于村落附近的树丛中,或在低山丘陵地带的森林中。

生活习性
普通鳾能在树干向上或向下攀行,啄食树皮下的昆虫,亦有时以螺旋形沿树干攀缘活动,鸣声似"zhe-zhe"。性活泼,遇到人时并不惊慌,而是停在树干上,一动一动地向人张望。不停的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上,当遇惊吓时,可以发出"der-der"的急叫声。鸣声多样,优美动听。

食物以昆虫为主,其中包括金花虫、天牛、金龟子、叶蜂及螟蛾等害虫,几乎占98%。亦取食一部分益虫,例如蜜蜂、食蚜虻、瓢虫等。所食的植物种子中有红松种子。育雏期间以昆虫幼虫为食。
分布范围
普通鳾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土耳其,乌克兰,英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的普通鳾常利用啄木鸟的弃洞或在树干上自己凿洞,洞口背风向东南或南,除了将一些树皮衔入洞内做为巢材外,也能衔回泥土,填补洞内凹凸之处,并且能将泥土涂在洞口附近的树皮上及洞口,将洞口留成一圆形小孔,约为2.5厘米大小的直径,以避免其他动物的破坏。平时胆挺大的普通鳾筑巢时十分小心,先将头探出洞口四处看看,然后飞走,回来时不直接进洞先是落在附近的枝头上再进洞,出出进进忙个不停。巢筑毕5~6天即开始产卵,日产一枚,每窝产6~8枚卵,粉白色,具紫赭色斑点,斑点密布,经过13至18天的孵化,幼鸟出壳。双亲每天捕捉200多次昆虫喂养幼鸟。经过22~26天育雏,幼鸟飞出。在寻找巢址、筑巢、配对、产卵时,雌雄鸟总是形影不离。寿命9年。

亚种分化
序号 | 中文名称 | 拉丁学名 |
---|---|---|
1. | 普通鳾白额亚种 | Sitta europaea albifrons |
2. | 普通鳾阿特拉斯亚种 | Sitta europaea atlas |
3. | 普通鳾黑龙江亚种 | Sitta europaea amurensis |
4. | 普通鳾东北亚种 | Sitta europaea asiatica |
5. | 普通鳾贝加尔湖亚种 | Sitta europaea baicalensis |
6. | 普通鳾济州岛亚种 | Sitta europaea bedfordi |
7. | 普通鳾欧洲亚种 | Sitta europaea caesia |
8. | 普通鳾高加索亚种 | Sitta europaea caucasica |
9. | 普通鳾西西里岛亚种 | Sitta europaea cisalpina |
10. | 普通鳾千岛亚种 | Sitta europaea clara |
11. | 普通鳾指名亚种 | Sitta europaea europaea |
12. | 普通鳾台湾亚种 | Sitta europaea formosana |
13. | 普通鳾西班牙亚种 | Sitta europaea hispaniensis |
14. | 普通鳾本州亚种 | Sitta europaea hondoensis |
15. | 普通鳾土耳其亚种 | Sitta europaea levantina |
16. | 普通鳾西南亚种 | Sitta europaea montium |
17. | 普通鳾伊朗亚种 | Sitta europaea persica |
18. | 普通鳾九州亚种 | Sitta europaea roseilia |
19. | 普通鳾里海亚种 | Sitta europaea rubiginosa |
20. | 普通鳾萨哈林岛亚种 | Sitta europaea sakhalinensis |
21. | 普通鳾新疆亚种 | Sitta europaea seorsa |
22. | 普通鳾华东亚种 | Sitta europaea sinensis |
23. | 普通鳾择捉岛亚种 | Sitta europaea takatsukasai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经济效益
由于普通鳾分布广泛,数量较多,它们对农、林业特别是林业有较多的经济效益;由于它可以在树干的裂缝中觅食昆虫,因而能消灭许多其它森林鸟类吃不到的害虫,它亦能到地面上啄食各种鳞翅目的幼虫及其蛹。秋、冬以植物种子、叶片和果实为食,包括橡实、松、杉、椴、桦等,冬季有时也到居民点取食禽畜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