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晋城吴王山

2022-07-09 16:36:19 百科资料

吴王山森林公园,位于山西晋城市区西环路畔,城区西上庄办事处北侧,牌楼面东高耸,牌楼后劲松挺立,巨石横卧,上刻"吴王山森林公园"七个大字,饰以红色,分外引人注目。规划面积7500亩,绿化面积6000亩,是市区继东部凤凰岭公园、北部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之后的又一处绿色景观,是西区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后花园"。

吴王山,古名曰吴神山,吴山。横亘山西晋城市区西南,古泽州城府西。因旧时山上建有吴神庙(吴王庙)供奉吴氏始祖泰伯仲雍而得名。

  • 中文名 吴王山
  • 地理位置 山西晋城市城区西环路
  • 面积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 地理区域 晋城市
  • 植被类型 温带阔叶林带

地理范围

  吴王山森林公园, 位于晋城市区西环路畔,城区西上庄办事处北侧,牌楼面东高耸,牌楼后劲松挺立,巨石横卧,上刻"吴王山森林公园"七个大字,饰以红色,分外引人注目。吴王山又名吴神山,规划面积7500亩,绿化面积6000亩,是市区继东部凤凰岭公园、北部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之后的又一处绿色景观,是西部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后花园"。

晋城吴王山

  2013年3月,晋城市城区将吴王山生态治理工程列入五大生态治理项目之一,正式启动了吴王山森林公园建设。吴王山森林公园工程总投资3.4亿元,总面积7500亩,绿化面积6000亩。

历史人文

  吴王山, 古称吴神山,因山有奉祀太伯仲雍之吴神庙而得名。又名九泉山,因山有多处泉水而得名。 中最著名的为洞灵泉,是古泽州八景"洞灵流碑"之源头。

吴王山风光

  吴神山群山起伏气象万千,乔冠青葱,山水俊秀,林壑优美,神秘幽深。山上有多处怒峰险壁上摩崖石刻,在夕阳下鎏金泛紫,有诗《过雨后吴神岭》字比斗大。为晋城城区西隅之制高点,登至山巅晋城全城尽收眼底,为历来文人雅客称颂的对象。

  至圣先师孔子曾经在《论语 泰伯》篇中评价泰伯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为什么孔夫子都会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呢?到底泰伯做了一些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能让孔夫子如此高评呢?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据传在泰伯奔吴途中曾经到过泽州古城,在这里淳化民风,广植杏树,到现在吴家沟村仍有大片的一人难抱的杏树。吴王山文化主题与德文化是分不开的。德行是中国古代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品格,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如今金钱社会横行的时代,德文化更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站在吴王山俯视晋城全市

遗址景点

庙宇

  吴神(王)庙遗址

  位于吴家沟村西山脊。 始建年代无考。金代诗人李俊民曾多次拜谒,并留下千古诗作。庙内供奉吴氏始祖泰伯仲雍,仿宫殿式建筑。呈四进院落,坐北朝南 宫殿嵯峨 气势恢宏。但很遗憾,在日军侵华战争时日军败退时,纵火焚烧了吴王庙。在建国后陆续被拆毁。历史价值有待发掘。 (详见晋城吴王庙)

吴王庙遗址

  老君庙

  位于吴家沟村西,始建于金代,经明天启,清康熙等多次整修后,于2006年重修。一进两院,以山门,老君阁,三清殿为中轴线对称而建。现存明代天启年修葺碑一方。有道士常住,亦一道教圣地。

  宝山寺

  位于庞疙塔,宝山山脉,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坐北朝南,现正重建。有得道高僧案板和尚屙扁食之传说。

  落花寺

  位于岗头村, 据《泽州府志》记载为泽州古八景之一 。落花寺在城西岗头村,内有泉水穿山过,花随水流,故名。旧名锦溪。"落花寺因山势而建,寺院内外栽植各种花木,繁花缤纷,落入锦溪,成为一道景致。

老君庙

  流碑寺

  因源于吴王山之故,遂也将其归入其中。位于今裴疙瘩村西,现有流杯寺一座。为古泽州八景之一。现在山门前兴修百联碑一方,自成一景,颇有趣味。旧志载:洞灵泉在城西南五里,亦名流杯泉,因有流杯寺而得名。流杯寺旧有"曲水流觞"的景致,寺东岩下石洞内有水流出,经导引,穿行于亭榭回廊间,文朋诗友沿水间坐,置杯于水上,杯随水动,停于谁身旁,谁就小酌浅饮,吟诗唱赋,妙趣横生。

至德苑

  "至德苑""浮春苑"。中"至德"一词引语《论语 泰伯》篇中孔子对泰伯的评价"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内设吴王山森林公园展览馆,介绍吴王山历史渊源,今人足迹等。

历史典故

锦溪落花

  锦溪落花,据《泽州府志》记载为泽州古八景之一。明成化《山西通志·集诗》有《锦溪落花》诗云:

  朝缀枝头暮水滨,萍踪梗迹漫相亲。

  颠风吹断繁华梦,叠浪浮来富贵春。

  步障碎铺金谷底,渔舟错认武陵津。

  一番红雨沧波阔,愁煞人游陌上尘。

洞灵流碑

  洞灵流碑,为古泽州八景之一。"觞"即酒杯,成为饮酒的代称。后讹"杯"为"碑","流杯亭"成为"流碑亭",今在其东侧山头开辟了流碑亭公园,赵树理文学馆位于其间。前人题咏曰:

  怪石奇岩入洞幽,石渠曲曲引清流。

  香凝玉湫玻璃滑,花扑金卮沆瀣浮。

  诗与兴俱何用稿,酒随人转不须阄。

  醉来自有风雨趣,却忆兰亭在越州。

吴庞对弈

  讲述了吴神与庞疙瘩庞公对弈赢得杏树的传说。

方志记载

  据清雍正《泽州府志》载:吴神山,城西南六里,即晋普之支,庙祀泰伯仲雍。

  五门山山脊中分,迤东行,曰冈头山,西距城三里,山下有锦溪水北流,旁有落花寺,有石泉二,清澈见底。由冈头山迤南再东,为宝山,西距城五里。有宝山寺(在庞圪塔),松柏阴翳,亦一胜地,下为冶(今作叶)家河。宝山顶山脊南行,为吴神山,西微南距城八里,庙祀泰伯仲雍。

  吴王山建有吴神庙,年代无考。金代状元李俊民多有吟咏,地方志书有载。录其二如下:

  其一题为《登山同谒吴泰伯祠》,诗云:

  老树凋残尽,灵祠寂历中。

  古今时易改,幽显意能通。

  岁享屡丰乐,俗追三让风。

  送迎人散后,落日乱山空。

  另为《吴神》,诗云:

  山头多少往来人,香火争将瓦鼎焚。

  箫鼓下山人渐远,晚风吹起一溪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