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

昼夜,指白天和黑夜,亦可代指事物两个相反的方向。昼夜由自转产生,谓之"太阳日",但昼夜的长度并非等于自转周期,因为当地球自转一周后,同时进行了公转,公转使地球对于太阳的相对角度发生变化,而昼夜是以太阳照在地球上的范围来看的,所以一昼夜比自转周期多3分56秒。当地球自转时,产生昼夜交替,面向太阳之地面为"昼",背向太阳之地面则为"夜"。
- 中文名称 昼夜
- 外文名称 day and night;round the clock
- 拼音 zhòu yè
- 注音 ㄓㄡˋ ㄧㄜˋ
- 英文 day and night
汉语词语
基本信息
词目:昼夜
拼音:zhòu yè
注音:ㄓㄡˋ ㄧㄜˋ
英文:day and night
词义:
1.白日和黑夜。
2.指代一切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消长的力量,或阴阳两个方面。
基本解释
1. [day and night;round the clock] 白昼与夜晚
不分昼夜营业。
死生,昼夜事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昼夜搒讯。--《明史》
凡七昼夜,目不交睫,至眶生疮,痏气弥厉。--清 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
2. 又
昼夜不息
昼夜巡扰。--《广东军务记》
引证解释
1. 白日和黑夜。
《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唐元稹《人道短》诗:"天道昼夜回转不曾住,春秋冬夏忙。"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四回:"王翦合兵围城,攻打甚急。樊於期亲自巡城,昼夜不倦。"
老舍《二马》第四段九:"伊牧师脸上瘦了一点,因为昼夜的念中国书,把字典已掀破了两本,还是念不明白。"
2. 指代一切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消长的力量,或阴阳两个方面。
《易·系辞上》:"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高亨 注:"此云昼夜者,盖以昼夜代表阴阳也。"
《易·系辞上》:"通乎昼夜之道而知。"高亨注:"焦循曰:'昼夜之道即一阴一阳之道也。'知读为智。此言《易经》贯通阴阳对立转化之规律而有智慧,能预知吉凶。"
自然现象
昼夜是白天和黑夜的合称。昼夜交替是地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因自转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昼夜由自转产生,谓之"太阳日",但昼夜的长度并非等于自转周期,因为当地球自转一周后,同时进行了公转,公转使地球对于太阳的相对角度发生变化,而昼夜是以太阳照在地球上的范围来看的,所以一昼夜比自转周期多3分56秒。当地球自转时,面向太阳之地面为"昼",背向太阳之地面则为"夜"。昼夜的形成即由此。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仍相反。
地球上的昼夜现象
【昼夜现象】:指在同一时刻,A地是白昼B地是黑夜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这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没有直接关系,假如地球停留在了公转轨道的某一点,既不自转也不公转,那么他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昼,另一面是黑夜,昼夜现象依然在发生。这就好比你拿着手电筒照一个地球仪,地球仪上的地球模型没有自转,地球仪也没有绕着手电筒转,但是地球仪依然是一面亮一面暗一样。
【昼夜交替】现象(这与地球的自转有着直接关系)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以半个球面向着太阳,另外半个球面背向太阳,待在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的人就是生活在白天,而待在背向太阳的半个球面上的人则生活在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着,造成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例如,在中国广州,当广州正对着太阳时,广州市民就处在中午的时刻。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人们不能察觉地球的旋转,却看到太阳慢慢地自东向西偏移。经过6个小时,地球向东转了90°,广州市民便处在日落西山的傍晚时分。地球继续旋转,广州转到背向太阳的位置时,广州市就到了子夜0时。再经过6个小时,地球又转过了90°,广州市便是晨曦初露,白天就要到来。随后,广州又回到向着太阳的位置上时,广州市民也回到了中午从而完成了一次昼夜的交替。
其它行星的昼夜现象
太阳系中其它行星也具有昼夜现象,形成的原理与地球相同,长度也与其自转周期近似,除了水星。水星因为自转周期(59个地球日)达到了公转周期(88个地球日)的2/3,造成自转一周后已公转2/3周,与太阳的相对角度发生明显改变,故需要自转3周后才完成一昼夜,即一昼夜为176个地球日,相当于水星自身的2个公转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