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伏夜出
2022-07-15 17:13:12 百科资料

昼伏夜出,读音zhòu fú yè chū,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白天潜伏,夜晚出来。 会意。字从旦,从尽省。"旦"指"日出"。"尽"本指"尺寸度量到头",引申为"度量到光阴终点"(古有"一寸光阴一寸金"之说)、"度量到日落"。"尽"与"旦"联合起来表示"从日出到日落的一段光阴"。本义:白天,与"夜"相对。 夜 (yè )基本字义:天黑的时间,与"日"或"昼"相对:~晚。日日~~。~阑(夜将尽时)。~盲。~幕。~宵。~话。~袭。~行(xíng )。~战。夜也是中国罕见的姓氏。
- 中文名称 昼伏夜出
- 外文名称 zhòufú yè chū
- 解释 昼,白天;伏
- 例句 腐食动物喜欢昼伏夜出
中文解释
昼伏夜出(zhoù fú yè chū)
解释:昼,白天;伏,潜伏。白天潜伏,夜晚出来。(多用来形容动物习性,有时指人生活不规律,玩笑话中常见)
例句:腐食动物喜欢昼伏夜出,居住在洞穴内。
英文翻译
to hide by day and come out at evening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