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昭王坠屦

2022-06-30 05:12:56 百科资料

赞赏楚昭王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旧物的示范行为,以此来感化民风的爱国策略。本文出自 汉·贾谊《新书·谕诚》。

  • 作品名称 昭王坠屦
  • 作者 贾谊
  • 创作年代 汉代
  • 作品出处 《新书·谕诚》

原文

  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①,屦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②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思与偕反③也。"自是④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

  --出自 汉·贾谊《新书·谕诚》

翻译

  楚昭王曾率兵与吴军大战,楚军战败,昭王逃跑了,有一只鞋穿出一个洞被丢掉了。楚昭王前行了三十步,又转身找回鞋子。到了隋国,身边的人问:"皇上为什么如此珍惜一只鞋子?"昭王说:"虽然楚国贫穷,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只鞋呢?你们想的正好相反。"从此以后,不丢弃旧物在楚国形成风气。

注释

  1. 走:逃跑
  2. 复:又
  3. 反:通"返",返回
  4. 是:这
  5. 屦:古时用麻或葛等制成的鞋
  6. 决眦:喻(鞋)洞穿。决,通"绝",断裂;眦,眼角
  7. 踦:一只脚
  8. 思:想

道理

  形容珍惜自己拥有的旧物。

  【例】唐·温庭筠《上盐铁侍郎启》:"某闻珠履三千,犹怜坠屦;金钗十二,不替遗簪。苟兴求旧之怀,不顾穷奢之饰。"

人物简介

  楚昭王熊壬(约西元前523年~前489年),芈姓,熊氏,又名轸。楚平王之子。西元前516年,楚平王死,不满10岁的太子壬继立,改名熊轸(珍),是为昭王,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