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性结膜炎
症状体征
表现为双侧性,自觉奇痒,烧灼感,轻度怕光流泪,有粘丝状分泌物。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睑结膜型,角膜缘型,或二者同时存在的混合型,现分述如下。
1,睑结膜型
开始为睑结膜充血,继则发生许多坚硬,扁平,排列整齐的肥大乳头,乳头间有淡黄色沟,如卵石铺成的路面,结膜面呈淡红或灰色,睑板肥厚变硬,结膜刮片可找到嗜酸性细胞。
2,角膜缘型(球结膜型)
围绕整个或部分角膜缘及其附近的球结膜上,发生灰黄色胶状隆起,时间久者,表面粗糙呈污秽色,严重时可围绕角膜缘呈堤状。
3,混合型:上述二型病变同时存在。
治疗方法
由于过敏原不易找到,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1、局部点0.5%可的松液,2~4%色甘酸二钠液,每日四次有显效,但不能防止复发,1:5000肾上腺素点眼亦可减轻症状,抗组织胺药物也有帮助。
2、对顽固病例可用β线放射治疗,或用冷冻疗法。
饮食保健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饮食宜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护理
春季结膜炎预防办法是针对过敏原因,避免接触过敏物质或远离过敏环境,出游野外时可戴上防护眼镜,及时使用抗过敏药物。
首先,要改善生活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或居室内温度,使过敏原的影响减轻,其次,要注意营养和锻炼,生活作息规律,增强体质,因为身体健康状态的改善,能使身体对抗过敏发作的潜能提高,并减少,减缓过敏发作,再次,可采用眼睛局部冷敷或冰敷方式,以减轻不适症状,可用人工泪液局部点眼,也可用冲洗来大幅降低过敏原及致炎因子浓度,改善症状。
病理病因
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对灰尘,花粉,阳光等的过敏反应,可能为变态反应Ⅰ型,轻症者3~4年后自愈,重者可连续复发10余年。
疾病诊断
与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等鉴别。
检查方法
根据本病的特点,发病季节性强,多为青少年,男多于女,病程长,能自愈以及典型的体征,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一般过敏性结膜炎相鉴别,后者多为化学或物理性原因,药物,化妆品及紫外线刺激等引起,常伴有眼睑,睑缘,或全身皮肤湿疹改变,与季节无关,在避开病原接触后好转,实验室检查本病患者的结膜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上可见嗜酸性细胞,血清和泪液中IgE升高。
并发症
某些春季结膜炎可产生严重的角膜并发症甚至危害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