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明文征明书醉翁亭记

2022-07-14 05:30:13 百科资料

《明文征明书醉翁亭记》是明代画家文征明所创作的一本中国书法 。

  • 中文名称 明文征明书醉翁亭记
  • 类别 中国书法
  • 创作年代 明代
  • 文物原属 故宫旧藏
  • 规格 纵:53.5公分,横:28.6公分

法帖释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艺术赏析

  明代,著名书家文征明曾多次挥毫书写「醉翁亭记」 一文,其中以其小楷「醉翁亭记」和大字行书「醉翁亭记」最为珍贵。这幅文征明八十二岁(一五五一)时写的小楷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原由。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一般,冰清玉骨的质感。 现存于沈阳故宫博物馆的大字行书「醉翁亭记」,书于嘉靖十六年,时年书家年近古稀,正值其艺术创作之盛年。这一长卷墨迹,气势宏大,字迹遒劲典雅,其规格纵达四十七厘米,横一千五百匣米,曾经清内府收藏,是国家级一级文物,亦是沈阳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民间藏品所剩无几,编者将其缩印出版,供广大读者鉴赏。

  这幅作品为文徵明嘉靖三十年辛亥七月二十四日在长洲挥毫留下的墨宝。

作者简介

  文征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征明,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吴县)人。他出身仕宦之家,天资不算聪颖,但学习十分勤勉。早年攻诗文书画,师从吴宽、李应祯、沈周等。文征明的仕途不太顺利.屡次科考不中。直到54岁时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才得以直接入吏部参加考核,授翰林待诏一职。此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购求其书画的人很多,他本人却不免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三年中三次上书请辞才获批准。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以翰墨自娱,无意仕进。文征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是被人称为"四绝"的全才。他擅画山水、人物、花卉、兰竹,尤以山水著称。山水得沈周指导,学习宋元诸家,主要表现文人生活题材。他的山水画有"粗笔""细笔"两种风貌,人称"粗文"和"细文"。但细笔是其主要风貌,最具特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