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无人

《旷野无人》是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兰妮。
- 中文名 旷野无人
- 定价 ¥35.00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 李兰妮
- 出版时间 2008年7月
内容简介
这本是关于自我疗救的书,写给那结病人、穷人和孤独的人。本书完全真实地呈现了抑郁症的病状和治疗的过程,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给饱受抑郁症折磨的人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作者经历
与抑郁症顽强搏斗了五年的李兰妮, 1988年罹患癌症,三次手术、五次化疗;近五年来,她一直服用赛乐特、奇比特等抗抑郁药。疾病的折磨让她感到: !然而,李兰妮活了下来!走了出来!她不再忌讳说自己的病,而且从病人变成了半个专家。

相关评论
媒体语录
中国人的传统性格比较隐忍,习惯把事情压抑在内心。还因为爱面子的心理作怪,患者往往把得抑郁症看成是丢人的事情,不愿去看正规的心理医生。抑郁症患者一半以上有自杀想法,其中有百分之十五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自杀欲望强烈的患者在外在迹象上未必很强烈,相反自杀倾向较弱的患者因为想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往往会在日常行为中暴露一些蛛丝马迹。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抑郁症的早期防治比后期治疗更重要。
--钟南山
差不多有四五年的时间,我抑郁并活着。抑郁症病人有多苦,不说也罢。我去医院看医生,我一五一十地说,医生一把一把地开药,我一天三顿三顿地吃。坚持了两年,太阳又从东边升起。抑郁症是病,不是灾难,你看,我又可以主持节目了。抑郁症在中国是新鲜事物,培养一个心理医生比治好一个抑郁病人要难得多。对抑郁病人恶语相向是不礼貌的,也不文明。因为抑郁而希望得到别人尊重是理智的,也不现实。

--崔永元
抑郁症已经成为目前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上升学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负担疾患。这难道不是最大的社会问题,最大的人类问题吗?所以你是在做一项伟大的启蒙工作。再怎样高估你的写作的意义和价值都不会是过分的。你所做的伟大的启蒙,就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言,决不亚于一个世纪前在中国大地上所进行的那场思想启蒙。上个世纪的思想启蒙是关乎人类社会命运的启蒙,而你现在所做的启蒙是关乎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的启蒙,进而
从整个世界范围和全人类的角度看,这种启蒙同样重要。
--贺绍俊(著名评论家)
一名被癌症抑郁症折磨的患者,不仅未被人们普遍称为绝症的病魔逼上绝路,反而在战胜病魔之后,把人们不可得知、不可感受乃至不可思议的战胜病魔的历程,抒写为艺术品,提供给虽未罹患病痛却也大都需要精神疗养的读者。这是很了不起的,是功德无量的;这是振聋发聩的壮举,是难能可贵的义举。
--崔道怡(评论家)
编辑推荐
这本书的重要意义我不想评论,已有很多介绍,我想说一说我的读后感:我不建议抑郁症患者尤其是轻度抑郁症患者看这本书。原因为:1、会加重抑郁症状;2、书中描述大部分很压抑,李兰妮的童年经历、他的认知和癌症是导致她抑郁的原因,3、李兰妮的内心是灰暗的,她总是看到事情的灰暗面而且记忆深刻,不善于发现事情的积极阳光的一面。4、书中描述只能对抑郁症进一步了解,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有关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在西方被称为"蓝色隐忧",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大城市的白领们在高压力高竞争的环境下迅速成为此病的高发人群。
令人遗憾的是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统计分析,全球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3.1%,而在发达国家接近6%左右,2002年全球重症抑郁病患者已有8900多万人,而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达3.4亿。在年满20岁的成年人口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率增加。预计到2005年,抑郁症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将上升到8~10%;到2020年重性易于所致功能残基将升至疾病总类的第2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
抑郁症在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4%。据应用新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所进行的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10‰~15‰左右,已与发达国家统计结果相近。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
有资料显示,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与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患者约占人群的5%~10%,身心疾病、心理障碍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2002年我国重点城市典型医院神经系统用药金额已达14.20亿元左右,京沪穗三大城市的比重占63.28%,抗抑郁药约占1/5。
1991年1月2日著名作家三毛在台北以丝袜自缢身亡。时年四十八岁。
2003年4月1日晚著名艺人张国荣在香港中环文华东方酒店纵身而下,跳楼身亡,终年四十六。
2003年8月4日凌晨韩国现代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在汉城总部大楼跳楼自杀。
1997年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星国用手枪自杀。
1993年广东茂名的企业家、才29岁冯永明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杀。
上海大众老总方宏不幸患上精神抑郁症,在1993年3月9日跳楼,再过一年他就可以退休了。
2005年12月民企德州晶华集团董事长苗建中因患抑郁症在家中自缢身亡
我国第一个防治自杀机构--广州市"培爱"防治自杀中心的组织者和负责人陈云清竟然是悬梁自尽。
2004年11月9日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自己的车内开枪自杀,年仅36岁。
韩国当红年轻女影星李恩珠则是最近发生的一例。2月22日,她被发现在公寓里自杀身亡。
曾患抑郁症的中外名人
赵匡胤(宋太祖,公元927~976年)
凯瑟琳·伊丽莎白(希茜公主、奥地利皇后,1837~1898年)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1861~1865年)
文斯顿·丘吉尔(英国前首相,1874~1965年)
川端康成(日本著名小说家,1899~1972年)
阮玲玉(中国30年代电影明星,1910~1935年)
徐迟(中国著名作家,1914~1996年)
乔治·布什(美国前总统,1924~)
玛丽莲·梦露(美国影星,1926~1962年)
三毛(中国台湾作家,1943~1991年)
顾城(诗人,1956~1993年)
张国荣(香港著名歌星,1956~2003年)
张纯如(华裔作家,1969~2005年)
米歇尔·永贝里 (前摔跤世界冠军,1970~2004年)
陈宝莲(香港影视明星,1973~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