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

《无间道》是寰亚电影发行公司出品,由刘伟强、麦兆辉执导,刘德华、梁朝伟、黄秋生、曾志伟等主演的一部警匪片。
影片讲述的是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分别为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经过一场激烈的角斗,他们决心要寻回自己的故事。
影片于2002年12月12日在香港上映。
- 中文名 无间道
- 类型 剧情、犯罪、警匪
- 外文名 I Want to Be You
- 主演 刘德华,梁朝伟,曾志伟,黄秋生
- 片长 101分钟/97分钟(导演剪辑版)
剧情简介
佛经里说,无间是八大地狱之中最痛苦的一个。两个身份都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人,他们如同生活一个无间地狱当中,做梦都怕别人拆穿自己的身份。这个世界里,角色的茫然成了探讨的根源: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无间地狱没有轮回,只有永远受苦,但片中两位主角却不甘于此。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他们分别是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现在他们决心要离开这个不辨是非的处境,离开无间地狱,寻回自己。刘健明(刘德华 饰)是香港黑帮三合会的会员,10多年前,他听从老大韩琛(曾志伟 饰)的吩咐,加入香港警察,做黑社会卧底。在韩琛的帮助下,健明在七年后有望晋升为见习督察,这官可不小!而陈永仁(梁朝伟 饰)本来想当个好警察,但被警察训练学校强行退学,秘密执行渗透进三和会的卧底工作。现在已经是帮会里的红人,而他的老大恰恰就是韩琛。一宗毒品交易,黑白两道的行动均告失败。暴漏了双方都有卧底潜伏的事实,陈永仁和刘健明也将面临一场生死考验。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刘建明 | 刘德华 | 刑事情报科高级督察,韩琛内应。 |
陈永仁 | 梁朝伟 | 韩琛得力手下,实为警方卧底。 |
黄志诚 | 黄秋生 | 重案组警司,陈永仁上司,韩琛的死敌。 |
韩琛 | 曾志伟 | 黑帮大哥,黄志诚的死敌。 |
少年陈永仁 | 余文乐 | ---- |
少年刘建明 | 陈冠希 | ---- |
李心儿 | 陈慧琳 | 心理医生 |
May | 萧亚轩 | ---- |
Mary | 郑秀文 | ---- |
大B | 林家栋 | 刑事情报科探员,刘健明下属,韩琛内应。 |
Sir Inspector Cheung | 吴廷烨 | ---- |
Del Piero | 林迪安 | ---- |
职员表
制作人: | 刘伟强,何丽嫦 |
---|---|
导演: | 刘伟强,麦兆辉 |
副导演(助理): | 陈伟雄,梁国辉 |
编剧: | 庄文强,麦兆辉 |
摄影: | 黎耀辉,刘伟强 |
配乐: | 陈光荣 |
剪辑: | 彭正熙,彭发 |
美术设计: | 赵崇邦 |
服装设计: | 利碧君 |
视觉特效: | 黄宏显 |
以上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 | 刘建明 | 刘德华 刑事情报科高级督察,韩琛内应。刘健明于屋村长大,年少无知时加入了黑社会,及后接受黑社会大哥韩琛的指示加入了警队。多年来刘在警队努力不倦,加上韩琛在背后的支持,提供了不少的敌方黑社会犯罪情报,令他在警队内平步青云,连年晋升至总督察。但自从卧底事件暴露后,他大受韩琛的压力。刘健明心中已默默构思了一个清洗他自己身份的计划,韩琛是他最大的障碍,但他已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好警察。 |
![]() | 陈永仁 | 梁朝伟 韩琛得力手下,实为警方卧底。陈永仁一生的志愿是当上一个好警察,当年投考警队后被挑选进入一个核心的卧底计划,目的是渗进黑社会的高层。成功在望的时候,负责计划的上司们相继死去,陈永仁面对一个两难的局面:恢复自己的身份还是完成任务?但多年的卧底生活已令他身心受到极大的困扰,严重失眠,有暴力及自残倾向,并且需要长期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
![]() | 黄志诚 | 黄秋生 重案组警司,陈永仁上司,韩琛的死敌。黄志诚警司人称黄Sir,重案组A队的主责警司。负责一个核心的卧底计划,打击严重的黑社会罪行。他当年亲手在警校挑选了陈永仁参与计划,多年过后他与陈永仁的关系已情同父子。陈永仁的表现也不负黄所望,现有力将一个庞大的黑社会集团捣破,但在关键时刻,黄志诚为保护陈的身份而被杀,功败垂成。 |
![]() | 韩琛 | 曾志伟 黑帮大哥,黄志诚的死敌。韩琛是一个精明及有远见的黑社会大哥,十多年前开始在屯门发迹,现已掌握了油尖区的毒品供应源头。韩多年前已派出手下渗进警方,凭着缜密的部署,现正收取成果。他的其中一个手下刘健明已进入了警方的高层,在刘的帮助下韩更如虎添翼。但卧底事件暴露后,韩大失预算,紧逼刘揪出卧底。韩一生笃信佛学命理,深信命运早在自己掌握之中,但最终仍死于自己一手播下的罪孽中。 |
音乐原声
发行时间 | 专辑名称 | 歌手 | 流派 | 封面 |
---|---|---|---|---|
2002-12-01 | 无间道 电影原声带 | 陈光荣 | Soundtrack | ![]() |
幕后花絮
1.陈冠希拍摄《无间道》时,因工作态度欠佳,拍摄时似未睡醒,结果被刘伟强掴了一巴掌 。

2.《无间道》是刘德华和梁朝伟自1991年拍摄电视剧《五虎将之决裂》之后的首次合作 。
3.因为《无间道》的主角设计的很复杂,因此片中其他配角人物个性的设计就不太复杂 。
4.刘德华和梁朝伟在《无间道》里的造型很有趣,西装笔挺的刘德华是黑帮份子,而留着小胡子的梁朝伟反而是警察 。
5.拍摄过程中,穿上黑皮褛、黑裤、留着胡须的梁朝伟虽无动作戏分,但在炎热天气下仍要不时补妆 。
6.一次萧亚轩和梁朝伟演对手戏,在导演正式喊开拍前,梁朝伟就已经入戏,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萧亚轩看,萧亚轩则不敢和他的眼神相对。正式开拍后,萧亚轩与梁朝伟的眼神对视时,她紧张得差点昏厥过去 。
7.《无间道》找来余文乐及陈冠希分别饰演陈永仁和刘建明的少年。陈冠希在拍摄过程中,因不停重复动作,导致左边锁骨因与长枪摩擦而受损,而余文乐更被困在密室内狂打沙包 。
8.电影开拍之初,香港警方有感电影题材敏感,恐防有损警队形象,故去信要求编导略作修改 。
影片制作
影片名称
片名《无间道》中“无间”的意思是指“无间地狱”。该片以《无间道》作为片名,寓意两个身份都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人,他们几乎生活在一个类似无间地狱的环境里,做梦都怕别人拆穿自己的身份。进入无间地狱是没有轮回的,只有永远受苦,但片中的两位主角却在寻求轮回 。

创作背景
《无间道》的创作灵感源于吴宇森执导的电影《变脸》。麦兆辉认为《变脸》中“交换面孔”的桥段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于是麦兆辉提出可不可以讲一个故事,将两个角色交换过来,但是不需要手术,只是身份和内心的交换。麦兆辉、庄文强在创作《无间道》剧本的时候一直在写作上相互沟通,麦兆辉写完了一个完整的剧本,寄给庄文强,庄文强把剧本改了一遍又写信送给麦兆辉修改 。
在麦兆辉的剧本构想里,最初只有警察到黑社会卧底的故事线条。后来刘伟强又在原始剧本的基础上加了很多的元素进去,并加入黑社会的人去警局做卧底的另一条线。在剧本的修改过程中,《无间道》的定位也随之改变,电影剧本最初是警匪斗智为重,后来黑帮或英雄片的元素变得浓烈了 。
投资拍摄
《无间道》的剧本完成后一直找不到投资者。在最关键的时机,寰亚电影发行公司找了一位监制看过《无间道》的剧本后,感觉不错,于是寰亚电影发行公司答应和刘伟强合作。之后刘伟强和投资方谈价钱,一看到影片投入的钱超过预期,投资方开始有点犹豫,但是公司负责人认为投资这部电影虽然要承担一定风险,但要这样做才能挽救低迷的香港电影市道,所以寰亚电影发行公司还是决定投资这部电影,而影片的投资成本也超过2000万 。
演员阵容
《无间道》不仅将四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得主:刘德华、梁朝伟、黄秋生、曾志伟聚集在一起演戏,其配角的阵容也不容忽视。该片除了有陈冠希、余文乐分别饰演少年时期的刘建明和陈永仁外,郑秀文、陈慧琳、萧亚轩三位女演员的出演也令影片的阵容进一步加强 。

后期制作
《无间道》主要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导演没有搞很多神秘的东西出来,也没有特意去做特技,《无间道》十多分钟的特技不是飞、打、爆炸之类,而是为配合戏里的剧情而设计的 。此外,刘伟强还请来《见鬼》的导演彭发负责影片的剪接工作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人物 | 备注 |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 《无间道》 | 获奖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 梁朝伟 | 获奖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 刘伟强、麦兆辉 | 获奖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 | 彭发、彭正熙 | 获奖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 麦兆辉、庄文强 | 获奖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 黄秋生 | 获奖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 伍乐城 | 获奖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 刘德华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 杜汶泽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 曾志伟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 | 刘伟强、黎耀辉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 | 杜可风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 | 林迪安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陈光荣 | 提名 |
2003年 | 第22届 |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 利碧君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 《无间道》 | 获奖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 梁朝伟 | 获奖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 黄秋生 | 获奖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 刘伟强、麦兆辉 | 获奖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音效 | 曾景祥 | 获奖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 《无间道》 | 获奖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 刘德华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 | 麦兆辉、庄文强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奖 | 刘伟强、黎耀辉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艺术指导 | 赵崇邦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剪辑奖 | 彭发、彭正熙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 | 林迪安 | 提名 |
2003年 | 第40届 |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 杜可风 | 提名 |
2003年 | 第三届 |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电影 | 《无间道》 | 获奖 |
2004年 | 第46届 | 日本蓝丝带电影大奖最佳外语片 | 《无间道》 | 获奖 |
2004年 | 日本《电影旬报》“2003十大最佳外语片”第九名 | 《无间道》 | 获奖 | |
2007年 | 新浪港粤十年颁奖礼最受欢迎香港电影 | 《无间道》 | 获奖 | |
2008年 | Mtime网百佳电影评选百佳电影奖第40名 | 《无间道》 | 获奖 |
制作发行
上映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日期 | 国家/地区 |
---|---|---|---|---|---|
2002年12月12日 | 中国香港 | 2003年10月16日 | 爱尔兰 | 2004年4月10日 | 法国 |
2002年12月13日 | 中国台湾 | 2003年10月16日 | 挪威 | 2004年5月21日 | 爱沙尼亚 |
2003年2月21日 | 韩国 | 2004年1月1日 | 澳大利亚 | 2004年6月25日 | 丹麦 |
2003年3月15日 | 法国 | 2004年1月29日 | 匈牙利 | 2004年8月12日 | 德国 |
2003年4月24日 | 意大利 | 2004年2月12日 | 瑞典 | 2004年8月25日 | 挪威 |
2003年8月12日 | 菲律宾 | 2004年2月20日 | 罗马尼亚 | 2004年9月1日 | 法国 |
2003年10月10日 | 芬兰 | 2004年2月27日 | 英国 | 2004年9月2日 | 德国 |
2003年10月11日 | 日本 | 2004年3月29日 | 丹麦 | 2004年9月9日 | 荷兰 |
制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
Basic Pictures [中国香港] | MC-One (Media Cooperation One) GmbH [德国] |
寰亚影视发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2004) | |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澳大利亚] (2004) |
影片版权
2003年,美国电影《超人》的导演里查德·唐纳、罗伯特·德·尼罗的制作公司都希望购买《无间道》的重拍版权。五家公司竞标后,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以175万美元的价格胜出 。2006年,《无间道》被翻拍成电影《无间行者》。
以上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无间道》是香港电影中难得的佳片(新浪网评) 。它不是一部简单的靠明星堆积的影片,它的成功更在于与以往的香港警匪片相比有了很大突破。这部电影并不像其他的香港警匪片那样只依靠英雄出场,而是以精妙的剧情、潇洒利落的镜头剪辑来感染观众,用跌宕起伏的情节来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此外这部影片表现了复杂的警匪关系,但又不仅限于彼此间的尔虞我诈,特别是陈永仁最终悲情的殉职,使《无间道》走出了一般警匪影片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大圆满模式。导演的良苦用心还表现在很多其他电影技术的应用上,比如影片不时的回播刘建明目送陈永仁离开警校那一幕,用他们人生错位的起点,推动故事的发展,不可否认这是很聪明的方法(东南网评) 。

反面评价
《无间道》有个明显欠缺,就是将刘德华、梁朝伟饰演的那两个卧底角色设计得过于对应。此外夸大黑社会的势力也是该片的一个明显问题,认真追究起来,香港又不是哥伦比亚,剧中的毒贩在现实中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本事。(网易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