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问苍天

《无语问苍天》是达尔顿·特朗勃执导,蒂姆斯·伯特姆斯、唐纳德·萨瑟兰、黛安·瓦西等主演的战争美国片。
该影片主要讲述了主人在遭遇不幸后一心求死的悲惨故事。
影片于1971年8月4日在美国上映。
- 中文名 无语问苍天
- 类型 战争,剧情
- 外文名 Johnny Got His Gun
- 主演 蒂姆斯·伯特姆斯,唐纳德·萨瑟兰,黛安·瓦西
- 其他名称 约翰尼上战场
剧情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故事。年轻的约翰尼在战场上身负重伤,他的脸部、四肢都被炮弹炸毁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有着清醒的意识和完整的记忆力。在后方的陆军医院中,他回忆着他的爱人、他的亲人们,负责照顾他的是一位温柔的女护士,约翰尼通过用头敲打枕头和她交流着。之后的一次信号中,军医们以为是他肌肉的一种反射性的抽筋,但结果却发现原来那是他求死的信号,善良的护士看着约翰尼痛苦的表情,决定完成他的愿望,可是就在要扯出他肺部的进气管时,却被她的上级发现并制止了。一切希望都破灭的他,只剩下一个“407”的代号,在他的心里他无数次的呐喊着“我不能就这样活下去” 。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Joe Bonham | 蒂姆斯·伯特姆斯 |
Christ | 唐纳德·萨瑟兰 |
Fourth Nurse | 黛安·瓦西 |
Kareen | Kathy Fields |
Joe's Mother | 玛莎·亨特 |
Joe's Father | 杰森·罗巴兹 |
First Reader | Milton Barnes |
Jody Simmons(as Donald Barry) | 唐·瑞德·巴里 |
Little Guy | Craig Bovia |
Ancient Prelate | Peter Brocco |
Bakery Girl | Judy Howard Chaikin |
Corporal Timlon | Eric Christmas |
Hospital Offical | Kendell Clarke |
British Colonel | Maurice Dallimore |
Third Doctor | Robert Easton |
职员表
制作人 | Bruce Campbell、Tony Monaco |
---|---|
导演 | 达尔顿·特朗勃 |
副导演(助理) | Christopher Trumbo |
编剧 | 达尔顿·特朗勃 |
摄影 | Jules Brenner |
剪辑 | Millie Moore |
艺术指导 | Jeremy Kay、Harold Michelson |
造型设计 | Harold Michelson |
服装设计 | Theadora Van Runkle |
布景师 | George R. Nelson、Bob Signorelli |
以上内容来源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 | 蒂姆斯·伯特姆斯 饰演 约翰尼 农村青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当时流行的一支军歌《年轻人,拿起你的枪》鼓舞下,毅然决定从军。他的女友不同意,希望他留在她身边。但强尼爱国心切,还是上了前线。不幸,在一次战斗中,他失去了双手与双腿,脸也被严重灼伤,眼鼻嘴耳无一幸存,成为一块活着的肉 |
![]() | 黛安·瓦西 饰演 护士 专门照顾约翰尼的金发护士。有时她的手碰到约翰尼,约翰尼会有快意的反应。起先在约翰尼将头或重或轻地碰枕头打出信号时,她以为是约翰尼犯病了。后来才发现原来那是约翰尼求死的信号。 |
以上内容来源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提名 | 获奖/提名方 |
---|---|---|---|
1971年 | 第24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 | 获奖 | 《无语问苍天》 |
1971年 | 第2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 提名 | 《无语问苍天》 |
1971年 | 第24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 获奖 | 《无语问苍天》 |
1972年 | 第29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男新人 | 提名 | 蒂姆斯·伯特姆斯 |
参考资料: |
发行信息
发行公司
公司名称 | 国家/地区 |
---|---|
Orovídeo | 巴西 |
Media Home Entertainment | 美国 |
Cinemation Industries | 美国 |
New Cinema Enterprises | 加拿大 |
Rosebud | 希腊 |
上映日期
上映时间 |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国家/地区 |
---|---|---|---|
1971年8月4日 | 美国 | 2001年2月21日 | 法国 |
1972年8月14日 | 瑞典 | 2001年8月31日 | 希腊 |
1973年11月16日 | 芬兰 | 2003年2月27日 | 德国 |
参考资料: |
影片评价
导演达尔顿·特伦布创作了这篇小说,并将它改编成剧本。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引人深思,并在回忆中展示出和平时期的美好生活。主人公遭战争破坏的残缺生命同其渴望生活的心灵形成鲜明对比,发出了对战争抗议的呐喊。为达到阴郁的效果,达尔顿·特伦布最初想把整部片子拍成黑白片,但在拍摄中又作了调整,在拍闪回镜头时用了彩色胶片,同黑白胶片所反映的现实形成对比。 (1905电影网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