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诸城地震构造带

这条构造带在诸城西部切过沂沭带向西北延伸,经昌乐、青州进入济阳坳陷内,由广饶、博兴西部向西北过黄河到无棣县。根据卫星像片判读认为,该构造带经沧州市直达京、津南部地区,长度达300公里以上。广饶以南段落,基岩出露地表,断裂剖面可直接观察,1961年1∶20万的综合性地质区测和1970年地震地质概查中即被发现和认识。它是由大致平行错列分布的广饶--昌乐断裂、益都断裂、李家庄--双山断裂组成;广饶以北段落由卫星像片解译得出:广饶--昌乐断裂和益都断裂相距 10公里左右,沿北西方向平行延伸,1976~ 1978年由山东省地震局、山东省地质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等部门的遥感地质研究者都解译了出来,虽缺乏充足的勘探资料证据,但这条断裂构造带的存在已无可怀疑。
- 中文名称 无棣--诸城地震构造带
- 长度 300公里以上
存在证据
一、在布格重力异常图上,无棣、滨县、博兴、青州、诸城一线存在重力异常值的变异现象,许多北东走向的重力异常带发生阻断,同时沿此方向有北西走向的重力异常断续分布。
二、石油勘探资料证实,无棣--滨县间、广饶--昌乐间存在着隐伏的北西断裂,惠民凹陷与沾化凹陷、惠民凹陷与东营凹陷之间的连接带上均为北西向潜伏的"鞍部",这些潜伏的鞍部与卫星像片显示的断裂位置吻合。
三、沉积环境分隔:新生代各地史阶段的沉积中心东西分立状态始终存在,断裂的分割始终在起作用。
四、次级构造单元的阻断和错位:凸起、凹陷在延长方向上分别向对立面过渡,如无棣凸起与车镇凹陷相对,惠民凹陷与滨县凸起相对,这些次级构造单元的相对立分布是由断裂切割扭错后引起的异地拼合错接而成的。
五、卫星影像的线性构造显示清晰。
六、中强地震活动明显沿此北西向条带分布,形成惠民--诸城中强地震带,历史上共记载破坏性地震9次,地震活动强度在分布上呈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强的趋势,特别是与沂沭带相交切的部位附近,曾发生过7级地震(公元前70年诸城、昌乐一带)。现代弱震亦沿该带频繁密集活动,近几年来在青州、邹平、博兴一带有感地震时有发生。
未来研究
该构造带与北东、北北东向其它构造带相交汇的部位附近,都是破坏性地震多发地段,并且成为未来破坏性地震的潜在震源,该构造带的存在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鲁北广大地区的地震形势,今后需要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