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多做

本文论述了读文章与写文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文章不仅要多读,更要多写的观点,多读多写历来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诀窍,更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 中文名 文章要多做
- 体裁 文言文
- 作者 唐彪
- 作品年代 清代
古文今译
原文
①学人
②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藉
③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
④改之方入妙耳
⑤工夫,其益
⑥相去
⑦远矣。
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疏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亦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又不可因不佳而懈其心,懒于做也。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

注释
①选自《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作者唐彪
②学人:求学的人。
③藉:借助别人。藉,通"借"。
⑤求己:研究自己(从而发现不足)。
⑥益:好处。
⑦去:差距。
⑧懈:松懈,懈怠 。
⑨若:如果 。
⑩演:练习 。
⑪方:才。
⑫频:连续多次。
翻译
从事学习的人,往往只喜欢多读别人的文章,不喜欢自己多写文章;却不知多读别人的文章是假借别人写文章的本领,自己多写文章才能切切实实增长自己写文章的技能,它们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人们不喜欢自己多写文章,大都由于写文章艰难费力的缘故;却不知之所以艰难费力,是因为写作技能不熟练啊。如果生疏后写文章困难,每天写上一篇半篇也未尝不可;逐渐练习直到熟练,自然觉得容易写了。再说不可以因为写得不好就心意懈怠而不想去写。文章不可能一次写成便是佳作,还须经过多次修改才能达到精妙的程度罢了。上述的意思,从事学习的人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解读
本文论述了读文章与写文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文章不仅要多读,更要多写的观点,多读多写历来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诀窍,更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文章言简意赅,多为作者的经验之谈,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
唐彪,清代人,字翼修,浙江人,生卒年月不详。
作品有《读书作文谱》、《父子善诱法》。
作品《读书作文谱》总结了他写八股文的经验,"指点弟子如何作八股文"(李国钧序),"于制举之文尤注意焉"(仇兆鳌序)。在阅读这本书时,要批判地吸收。《父子善诱法》上卷主要介绍"尊师择师之法"和"父兄教子弟之法",以及各种教法常规。卷末专门讲了那些"不习举业子弟的"学习特点及应采取的对策,还有乡村教童蒙之法等。下卷主要介绍童子入学后应采取的各种教法,诸如认字法、书法、温书法、讹别改正法、读注法、背书法、学字法、讲书法、读古文法、读课文法、改文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