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文王之囿

2022-07-09 18:50:23 百科资料

孟子是孔子以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之为"亚圣"。本篇文章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著名论点。

  • 作品名称 文王之囿
  • 作者 孟子
  • 创作年代 约公元前370-公元前289年
  • 作品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

原文

  文王之囿①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②?"

  孟子对曰:"于传③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④!"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⑤往焉,雉兔者⑥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⑦乎?臣始至于境⑧,问国之大禁⑨,然后敢入。臣闻郊关⑩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⑪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⑫。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注解

  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孟子(约前370-289年),名轲,邹国人,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标题为编者所加。文王,指周文王。囿(yòu),天子诸侯养禽兽种花木的园子。古时称苑囿。

  ②【有诸】有这事吗?诸,相当于"之于"。

  ③【传zhuàn】记载史实的古书。

  ④【若是其大乎】像这样恐怕太大了吧!是,如此,这样。其,表推测语气。

  ⑤【刍荛(chú ráo)者】割草砍柴的人。

  ⑥【雉兔者】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雉,野鸡。

  ⑦【宜】应该。

  ⑧【境】国境,边境。这里指齐国的国境。

  ⑨【大禁】重大的禁令。

  ⑩【郊关】四郊的门。指古代城邑四郊起拱卫防御作用的关门。

  ⑪【麋(mí)】鹿的一种,也叫"四不像"。

  ⑫【为阱(jǐng)于国中】在国中设置陷阱。

翻译

  齐宣王问道:"(我听说)周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在文字记载上有这件事。"

  (齐宣王)问:"像这样恐怕太大了吧?"

  (孟子)说:"百姓还认为它小了"

  (齐宣王)说:"我的捕猎场,方圆四十里,但百姓还觉得大,是为什么?"

  (孟子)说:"周文王的捕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去那里,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去那里,和人民百姓共同拥有它。百姓认为它小,不也是应该的吗?我刚到达(齐国的)国境时,询问国家的重要的禁令,这样以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四郊的门里面有方圆四十里的捕猎场,杀死场地里的麋鹿的人,(判处)如同杀人一样的罪刑,那么这方圆四十里的捕猎场是在国中设置陷阱。百姓觉得它大,不也应该的吗?"

思想感情

  从国君之乐与百姓之乐的关系来看,如果国君与民同乐,君之乐与民之乐利益保持一致,甚至百姓同样可以享受应有的快乐,那么,国君的享乐之地再大,百姓也不会以之为大,反而会以为太小;假如国君之乐与百姓之乐完全背离,甚至完全把百姓应有的权益置入法令禁止的条文之中,那么,君乐之地再小,百姓都会觉得太大。

  与民同甘共苦,再宽的猎场也不过分。独享再小也过分。体现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文王之囿有体现孟子"仁政"的学说;网上的说法是有"矛盾对立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文化常识

  说"寡人"及其他,"寡人"本义为寡德之人,后作为诸侯国君的自称,相当于我。上文"寡人之囿"为齐宣王的自称。又,"齐王曰:'寡人欲伐鲁'"意为"齐王说:'我想要攻打鲁国'"。"孤"也是诸侯国君的自称,相当于我,作谦辞用意为"孤立无援志之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