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理念。这一术语中的数字反映其科技基础,媒体强调其立足于传媒行业,艺术则明确其所针对的是艺术作品创作和数字产品的艺术设计等应用领域。
该领域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涉及交互设计、影像设计、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 中文名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 外文名称 Digital Media & Arts
- 专业代码 130508
- 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
- 修学年限 四年
学科设置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算法,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素养和扎实的编程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数码视频编辑以及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研发。

"数字媒体艺术"那当然就是艺术类专业,与我们一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所不同的,只是这个专业的定位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的交叉和细化,是关于媒体领域的,表现方式为数字化的,也就是"换笔"了的艺术类专业。在国家2011年的学科目录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属于艺术学的"1305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这的确是一个新专业,她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的细化、融合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事实上,当我们从工业社会迈进信息社会门槛的时候,艺术家与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猛然发现,艺术与科学竟然同处一个载体中,以至于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密不可分的现象,几乎遍及艺术与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舞蹈、音乐、绘画、戏剧、影视……一切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才更加绚丽多彩。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来塑造形象,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依赖艺术无边的想象来创新。信息社会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学也在这个广阔的新天地里,上演着更加引人入胜的一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运而生,她理所当然地走在了艺术与科学携手的最前沿。
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在谈到东西方艺术发展时,也打过一个类似的比方,他说:学艺像爬山,有人从东边爬,有人从西边爬,开始相距很远,彼此不相见,但到了山顶,总要碰面的。钱学森钱老曾说:从人的思维方法来看,科学研究总是用严密的逻辑思维,但科学工作往往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也就是说科学创新的思想火花是从不同事物的大跨度联想激活开始的。而这正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即形象思维。接下来的工作是进行严密的数学推导计算和严谨的科学实验验证,这就是科学家的逻辑思维。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而终于逻辑思维。也可以简单地说,科学工作是先艺术而后科学的。这里没有搬这些伟人出来唬人的意思,但是以他们的经历和成就以及他们的学识之丰厚,说这些话一定不是空穴来风,应该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数字媒体艺术"就是这样一个科学与艺术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上的结合体。相对于我们一般学生或者非专业人士来讲,这个"高度上的结合体"的确很有些陌生和望尘莫及,甚至很可能让我们的专业人士也常常感到头晕目眩。这正说明了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提示我们身处其中大有可为。但这个"高度上的结合体"绝不是空中楼阁,是高楼就更加需要夯实的基础。这个"基础"既要具备传统的艺术造型和设计能力,又要具备数理基础;既要具备充满想象的形象思维,又要具备严密线性的逻辑思维。别以为坐在电脑前面,点击几下鼠标器数字媒体艺术就诞生了,就是在从事数字媒体艺术了。
专业方向
数字动画 | 数字空间 | 数字交互 | |
数字娱乐(游戏) | 数字影像(影视制作) | 数字媒体应用策划 | 网络媒体设计 |
游戏是集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高科技文化,数字游戏设计是将科学、艺术与人文知识有机融合并产生巨大商业价值的典型范例。
数字影视制作方向是以CG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深入数字高清应用领域,进行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艺术的探索与实践。
网络媒体设计方向是基于网络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致力于融合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跨媒体艺术形态的设计和应用。
学科介绍
以吉林动画学院为例:
专业方向
游戏美术(游戏概念设计、游戏视觉艺术)、游戏策划。
主干学科
艺术设计学、多媒体技术学。
学制
本专业本科四年,学生在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游戏设计、游戏美术制作方面的理论知识,有较高审美和艺术修养,能熟练掌握游戏设计、制作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能在游艺机游戏开发公司、网络游戏开发公司、网页游戏开发公司、手机及移动平台游戏开发公司等从事游戏美术设计与制作、游戏策划与开发、团队项目管 理,以及在游戏相关教育行业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注: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游戏设计、游戏设计艺术、动画艺术、 影视编导、 网络多媒体 、 新媒体艺术、 数字城市规划 、数字影视特效、 数字影视制作。
主要课程
核心课程:数字游戏概论、游戏三维视觉制作技术、游戏原画设计、游戏界面设计、游戏引擎应用技术、游戏三维场景制作技术、游戏场景设计、游戏角色设计、游戏三维角色制作技术。
专业课程
1.《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是关于艺术的概括性理论,主要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涵概艺术的基本原理、门类划分和概念范畴问题,目的是使艺术类院校学生掌握艺术的特点和规律,能够进行理论的归纳和梳理,并指导其艺术创作实践,属于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
2.《二维造型基础》
该课程主要讲授对形态的"点、线、面"的观察与宽泛的理解,学习与研究它们在面积、空间、肌理等方面的不同构成关系,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去灵活有效地把握具有审美价值的视觉形式和效果。使学生掌握造型基础课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多视角的观察方法和造型思维方式由客观向主观,由单向向多向转变,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数字图像技术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字图形表现艺术的元素、表现技法、表现工具;关注数字化图形设计对游戏创作观念产生的影响,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数字图形创作的常用软件,并学习其中最常用的软件Photoshop的新版本。教学过程要始终结合游戏视觉艺术的理念与审美原则,在传授新技术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启发学生对数字化方式下的图像图形制作观念进行新的探求与思索,培养学生既有艺术思维又能够应用PS等软件技术进行游戏美术创作。
4.《三维造型基础》
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分析力,透彻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准确的表现力,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色彩的主要特点,在借鉴、写生和创意练习过程中加深理解设计色彩的表现规律及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不同风格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用线的勾绘与传达设计构思的能力,真正做到了课程的延续性。
5.《数字游戏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字游戏的定义、发展简史,以及数字游戏开发和市场运营相关的知识,初步了解数字游戏行业。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下坚实的基础。
6.《数字雕塑基础》
是一门综合基础造型能力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在课程中我们通过实物雕塑和软件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锻炼学生的三维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使学生既能掌握艺术创作方法的同时又能通过现代技术实现更加逼真的设计效果,更好的和未来的产业工作相结合。
7.《视觉设计基础》
该课程主要讲授平面设计概述、字体设计、图形创意、色彩与平面设计、导向设计、版式设计等内容,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理论及相关设计规律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达到熟练运用平面设计规律恰当地运用图形、图像、色彩等语言符号去表现设计构想。
8.《信息可视化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了解信息可视化设计原理及相关设计规律,掌握信息设计规律并恰当地运用图形、图像、色彩等语言符号去表现设计构想,从事相关信息设计创作。
9.《设计创意思维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设计创意的基本思维和运用方法,理解多种创意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了解设计创意思维方法的多方面作用,培养学生在游戏美术设计及游戏策划方面的创意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0.《游戏三维视觉制作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三维建模与贴图,理解游戏建模与贴图的深入含义,了解游戏美工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三维游戏场景,道具及三维游戏角色模型的制作能力,提高学生制作游戏道具贴图和场景贴图的绘制技巧和要求,为学生学习后续次世代场景与次世代角色模型课程和从事游戏美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1.《游戏原画设计》
要求学生掌握游戏角色、场景、配饰及道具基本的造型规律、透视规律以及塑造游戏美术资源的一些表现手段,使学生创作的游戏内容更为丰满、真实,强化学生的造型基础。针对现今游戏行业中的场景及角色概念设计原画,开展此课主要针对学生独立创作游戏场景的概念设计能力与技能的培养。
12.《游戏界面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界面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游戏用户界面设计原则,了解除游戏外其他软件用户界面设计需求,培养学生在游戏用户界面方面的设计能力等。
13.《游戏引擎技术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理解不同游戏引擎特点,了解游戏引擎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在独立游戏开发和团队游戏开发中游戏引擎的协同操作能力等。
14.《游戏场景设计》
要求学生掌握游戏场景,建筑基本的造型规律、透视规律以及塑造场景及建筑的一些表现手段,了解如何塑造游戏场景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创作的游戏场景更为丰满、真实,强化学生的造型基础。针对现今游戏公司中的场景及角色概念设计原画,开展此课主要针对学生独立创作游戏场景的概念设计能力与技能的培养,了解2D游戏建筑场景不同风格的设计取材,理解游戏中2D场景的绘制要求,掌握独立设计游戏2D建筑场景的能力。
15.《游戏三维场景制作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场景及道具的制作流程,理解网络游戏场景和次时代游戏场景的特点和区别,了解2D、2.5D、3D及次时代游戏道具及次时代游戏场景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游戏场景的模型制作,UV拆分以及贴图绘制的实践能力。通过对优秀案例的赏析,制作,让学生更加了解产业实践的流程。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精神等,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游戏美术,游戏场景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6.《建筑风格史》
该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建筑发展的历史及国内外不同时期建筑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能够掌握以上内容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将其运用自如。
17.《景观设计基础》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通过系统的学习与练习,重点培养学生对于数字游戏中环境空间的整体掌握及基本的设计能力与表达能力。
18.《游戏场景渲染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场景渲染的基本方法,理解场景渲染作用,了解高级渲染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游戏场景设计的表现能力等。
19.《游戏场景特效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场景特效设计的方法,理解游戏场景特效设计的流程,了解场景特效设计所需软件,包括3D MAX粒子系统,幻影粒子,Gamebroy引擎及AE等的使用,培养学生根据策划文案独立设计制作特效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等,为学生学习后续产业项目开发实践课程和从事游戏特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游戏角色设计》
要求学生掌握游戏角色、非人生物、配饰道具基本的造型规律、透视规律以及塑造游戏角色的一些表现手段。了解如何塑造游戏场景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创作的游戏角色更为丰满、真实,强化学生的造型基础。针对现今游戏公司中的场景及角色概念设计原画,开展此课主要针对学生独立创作游戏场景的概念设计能力与技能的培养。了解2D游戏角色不同风格的设计取材。理解游戏中2D角色的绘制要求。掌握独立设计游戏2D角色设计的能力。
21.《游戏三维角色制作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游戏项目实践开发的流程进行了解,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了解传统三维游戏和次时代游戏项目生产的一般流程与各个环节之间的不同,懂得游戏美术制作方面的具体要求,掌握游戏中角色的制作方法。理解三维角色在游戏开发中的重要性,掌握游戏美术的基本概念,区分开传统游戏美术和次时代游戏美术在风格和制作要求上的不同,根据不用要求来完成各种项目。
22.《服装设计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服饰特点,了解服装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在游戏角色的服装设计的能力等,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游戏人物角色的设定及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工业设计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工业或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设计目标特点,了解兵器、交通工具等工业产品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在游戏角色的道具方面设计的能力等,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游戏人物角色的设定及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游戏角色动作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角色动作设计的方法,理解游戏角色动作设计的流程,了解角色动作设计所需软件,培养学生根据策划文案独立设计制作角色动作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等,为学生学习后续产业项目开发实践课程和从事游戏特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5.《游戏角色特效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场景特效设计的方法,理解游戏场景特效设计的流程,了解场景特效设计所需软件,包括3D MAX粒子系统,幻影粒子,Gamebroy引擎及AE等的使用,培养学生根据策划文案独立设计制作特效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等,为学生学习后续产业项目开发实践课程和从事游戏特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游戏设计、游戏美术制作方面的理论知识,有较高审美和艺术修养,能熟练掌握游戏设计、制作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就业方向
能在游艺机游戏开发公司、网络游戏开发公司、网页游戏开发公司、手机及移动平台游戏开发公司等从事游戏美术设计与制作、游戏策划与开发、团队项目管理,以及在游戏相关教育行业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院校
重点院校
院校名称 | 专业方向 |
---|---|
中国传媒大学 | 数字游戏设计、数字影视特效、网络多媒体 |
吉林动画学院 | 游戏美术(游戏概念设计、游戏视觉艺术)、游戏策划 |
北京电影学院 | 交互媒体设计 |
中国美术学院 | 图像与媒体艺术 |
其他院校
安徽大学 | 渭南师范学院 | 辽宁师范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河海大学 | 西北民族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 南京艺术学院 |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 北京工商大学 |
江西理工大学 | 湖南工业大学 | 淮海工学院 | 北京工业大学 |
云南艺术学院 | 云南财经大学 |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 武汉大学 |
浙江传媒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 苏州科技学院 |
浙江大学 | 浙江农林大学 | 浙江财经学院 | 厦门大学 |
厦门理工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开学院 | 广东工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 华南师范大学 |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方工业大学 |
西安邮电大学 | 福州大学 |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 四川传媒学院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天津美术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师范大学 |
聊城大学 | 徐州师范大学 |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 绵阳师范学院 |
湖北师范学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山东大学 |
山东师范大学 | 曲阜师范大学 | 山东财经大学 | 青岛大学 |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上海建桥学院 | 河北传媒学院 |
大连工业大学 | 新疆师范大学 | 湖北民族学院 | 东华大学 |
华东交通大学 |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昆明理工大学 |
河南师范大学 | 宜宾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西安欧亚学院 | 江南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