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敞车

2022-07-04 20:48:15 百科资料

所谓敞车是指具有端壁、侧壁、地板而无车顶,向上敞开的货车,主要供运送煤炭、矿石、矿建物资、木材、钢材等大宗货物用,也可用来运送重量不大的机械设备。若在所装运的货物上蒙盖防水帆布或其他遮篷物后,可代替棚车承运怕雨淋的货物。因此敞车具有很大的通用性,在货车组成中数量最多,目前全路共有敞车约30万辆,约占货车总数的50%以上。

  • 中文名 敞车
  • 应用于 铁路运输
  • 别称 向上敞开的货车
  • 主型 C61、C62、C62A

​介绍

敞车型号

  主型通用敞车有C61、C62、C62A、C62B、C64K、C70、C70B、C70H、C76H(大秦线编组列车)等。

  车型

  标记载重(T)

  最大允许载重(T)

  c61

  61

  64

  c61e

  按车体标记

  按标准重量装

  c61y

  60

  62

  c61t

  61

  64

  c61k

  61

  64

  c61yk

  60

  62

  c62a

  60

  62

  c62ak

  60

  62

  c62ak

  60

  67

  c62at

  60

  63

  c62b

  60

  63

  c62bt

  60

  63

  c62

  60

  62

  c62m

  60

  62

  c63

  61

  64

  c63a

  61

  64

  c63e

  61

  61

  c64k

  61

  64

  c64t

  61

  64

  c64h

  61

  64

  c70

  70

  70

  c70h

  70

  70

  C65

  60

  62

  C16

  60

  62

  C16a

  按车体标记

  标准重量+2

  C80

  80

  80

  C100

  100

  100

  CF

  60

  60

敞车分类

  敞车按卸货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类:-类是适用于人工或机械装卸作业的通用敞车;另一类是适用于大型工矿企业、站场、码头之间成列固定编组运输,用翻车机卸货的敞车。

发展史

建国初

  敞车是铁路运输中的主型车辆。在我国目前的货车总数中,敞车数量最多,约占60%。建国初期,我国铁路上使用的敞车多数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旧车,车型很复杂,约有30多种;他们的吨位都很小,多数为30吨的,有一部分为20吨、40吨级的,少数为50吨级的。这些旧车的共同缺点是:运行性能差、载重量小、强度低、零部件复检修不便等。后来,这些车中的一部分经检修后改了型,另一部分被逐步淘汰。国产的新型敞车则大量地投入了运用。

50年代的自主设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先后设计了载重30吨的C1型敞车和载重为40吨的C6型敞车,投入运用后均发现强度不足,该两种车型生产数量也不多。

  为了提高敞车的载重吨位,1952年设计了载重为50吨的C50型敞车,自1953年试制并投产直到1976年,共计生产月35000辆,是当时敞车中的主型车。在长达24年的生产期间内,C50型敞车作过多次修改设计,各工厂生产的车也因各自工艺的不同而有差别。

  1958年.在铁道部组织的修改设计会议上,由15个工厂的设计人员联合提出了底架为单中梁结构、衍架式侧壁承载的载重为60吨的C60型敞车设计方案。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后投入了批量生产。与其他旧型车相比,该型车具有自重轻、载重大的优点,采用了独特的单中梁结构。但由于刚度不足等先天性缺陷,C60性敞车仅生产了一小批。

  1959年在总结C50型敞车运用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C13型敞车。它的主要特点是缩小了心盘距,加长了牵引梁,载重提高到60吨。为了克服当时C50型敞车端部卸货困难的问题,C13型敞车在车端部增设了下侧门,同时取消了侧柱连铁,方便了大件货物在中、小站的装卸。但是C13型敞车投入运用后,发现其中梁横向弯曲变形大,牵引梁下垂甩头严重,造成修程大,原型修复出厂刃不解决根本问题。

1965年的新型敞车

  1965年对站、段场作了广泛调查,并作了结构模拟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完成了全钢结构侧壁承载的新型敞车,该型车采用了09MN2、09MN2CU低合金钢,投入批量生产后,定型为C65型敞车。他是我国在大量生产的货车上采用低合金钢的第一个车型,具有自重轻、载重大的特点。C65型敞车运用后也暴露出一些质量问题,如燃轴、切轴事故多、端墙外涨、枕梁裂纹等。据此,1971年将C65型敞车的载重由65吨减为60吨,容积也相应减小。同年在C65型敞车的基础上缩短底架、降低车体,定型为C62,1972年起投入大批生产。

70-80年代改进

  为了提高敞车装载性能,以适应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1972年在C62型敞车的基础上设计了车内高为3M,侧、端墙及车门为钢木结构的C62M型敞车,1974年至1975年间小批量试制运用考验。1976年C50型敞车停止生产,大批生产C62M型敞车。当时C65、C62、C62M型敞车曾成为我国的主型敞车(至1980年,这3种车型分别生产了8500、20000、14000辆)。1980年还在C62M的基础上,设计了车体的端、侧墙及门由钢架木衬改为全钢结构的C62A型敞车,改进后的C62A,结构坚固耐用,当时很受用户欢迎,至1994年共生产近90000辆。为提高敞车的使用年限,延长检修周期,于1986年将该车的主要另部件改用耐后钢,相应车型也改为C62A(N),后定型为C62B。

  为了使通用敞车也能适应重载组合列车和翻车机卸货要求,1988年在C62A(N)型敞车的基础上,对端墙、侧墙、车门做了较大的改进和加强,制动装置采用引进消化国外及国内研制的新制动技术,转向架采用了改进的转8A,改进后定型为C64。此后,C64型敞车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并成为我国铁路主型通用敞车。2001年,为适应我国铁路货车提速的发展要求,在C64的基础上研制了采用转8AG、转8G型转向架的C64T、采用转K2型转向架的C64K、采用转K4型转向架的C64H系列通用敞车。

21世纪敞车

  为适应我国既有铁路线路、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加快铁路装备现代化进程,满足货车由60吨向70吨的升级换代要求,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车公司)于2003年开始70吨的新型通用敞车的研制,2005年初完成了载重70吨的新型通用敞车工作图设计、小批量试制及各项性能试验工作,并于同年6月通过了样车的部级审查为C70。该车载重70吨,自重23.8吨,2005年开始投入生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