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别恋

《教室别恋》是由波·维德伯格执导,约翰·威德伯格、马莉卡·劳伦丝、托马斯·冯·布罗姆森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少不更事的15岁少年史迪与一个37岁的女教师维奥拉,两人之间发生的一段师生恋的故事 。
该片于1995年11月3日,在瑞典首映 。
- 中文名 教室别恋
- 类型 剧情
- 外文名 All Things Fair、Lust och fägring stor
- 主演 马莉卡·劳伦丝,约翰·威德伯格,托马茨·兰斯米尔,尼娜·贡克,伯恩·谢尔曼,托马斯·冯·布罗姆森
- 其他名称 万事美好、所有的一切都合理
剧情简介
37岁的女教师维奥娜(马莉卡•劳伦丝 Marika Lagercrantz 饰)美艳动人,当丝袜推销员的丈夫却整天出差,就算回到家也只是听音乐、喝闷酒,让她心里非常寂寞难耐。班上15岁的青春少年史迪(约翰•威德伯格 Johan Widerberg 饰)懵懂无知,有着青春期特有的冲动。师生间两眼对视的瞬间,自然而然产生了相互依赖的畸形恋情。当他们完全沉醉在肉欲之欢里时,史迪对同龄的女生已经毫不感兴趣,拒绝了同班同学的暗恋。维奥娜的丈夫其实早已知道了妻子秘密,但他并没有揭穿妻子的秘密,而是继续饮酒、听音乐。此情此景,让史迪开始对自己的肉欲和这段畸形恋进行反思。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Stig | 约翰·威德伯格 |
Viola | 马莉卡·劳伦丝 |
Lisbet | Karin Huldt |
Stig's Mother | Nina Gunke |
Stig's Father | Kenneth Milldoff |
Olga | Frida Lindholm |
Guest at outside dinner | Aina Hammarqvist |
Woman at cinema | Margareta Mildsommar |
Upset Man At Cinema | Thomaz Ransmyr |
Lina | Frida Show |
Sigge | Björn Kjellman |
Trötter | Magnus Andersson |
职员表
制作人 | Per Holst、Anne Ingvar |
---|---|
导演 | 伯·威德伯格 |
编剧 | 波·维德伯格Bo Widerberg[ |
以上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 | 史迪 演员 约翰·威德伯格 瑞典某中学的俊朗少年,15岁的他喜欢上了自己的女生物教师维奥拉,并迷失在维奥拉的情欲世界中无法自拔。但当他知道了他即将成为维奥拉的爱情牺牲品后,他最终离开了维奥拉,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中。 |
![]() | 维奥拉 演员 马莉卡·劳伦丝 史迪的生物老师,美丽性感。在她半推半就的鼓励下,史迪一脚踏入成年人的情欲世界,迷失其中。但最终史迪还是离开了她,不甘心的维奥拉利用职权展开报复,想方设法纠缠史迪,但史迪却再也没有为之所动。 |
![]() | 谢尔 演员 托马斯·冯·布罗姆森 维奥拉的丈夫。他对经常来家中补课的史迪甚是喜爱,还给他讲些音乐知识。但他当发现了史迪和妻子的奸情后,却并没有发怒,而是静静地坐下来向史迪倾诉,男人对维奥拉来说只是她捕获爱的人质而已。 |
荣誉记录
时间 | 届次 | 奖项 | 获奖者 | 获奖/提名 |
---|---|---|---|---|
1996年 | 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 蓝天使奖 | 《教室别恋》 | 获奖 |
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 | 《教室别恋》 | 获奖 | ||
金熊奖 | 《教室别恋》 | 提名 | ||
1996年 | 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外语片 | 《教室别恋》 | 提名 |
发行信息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 1、Per Holst Filmproduktion(丹麦) |
---|---|
发行公司 | 1、Home Vision Entertainment(HVE)(DVD)(美国) 2、Transeuropa Video Entertainment(TVE)(阿根廷) 3、Columbia TriStar Films AB(瑞典) 4、Nordisk Film Biografdistribution(丹麦) 5、Líder Films S.A.(西班牙) 6、Golem Distribución S.L.(西班牙) 7、Egmont Entertainment(丹麦) 8、PFM(美国)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瑞典 | 1995年11月3日 | 丹麦 | 1996年1月19日 |
美国 | 1996年3月8日 | 德国 | 1996年9月5日 |
爱沙尼亚 | 1996年10月4日 | 芬兰 | 1996年11月8日 |
波兰 | 1997年1月31日 | 新加坡 | 1997年4月7日(新加坡电影节) |
西班牙 | 1997年4月30日 | 澳大利亚 | 1997年5月29日 |
中国香港 | 1997年9月25日 | 韩国 | 1997年10月18日 |
阿根廷 | 1998年2月19日 | 意大利 | 1999年8月27日 |
以上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教室别恋》其实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就是常见的师生恋故事。影片在开头就铺垫了一番“理论基础”,上来就把性学文章拿来引用,讲述青春期的性心理变化。其实这些引用都是大可不必的,能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知道这些常识,特意点出来,似乎是有意在避教唆的嫌疑,反倒让观众觉得有些内心发虚。影片所有的情绪铺垫、气氛营造,以及细节设置都颇具匠心,也许是因为太过匠心了,暴露了编导者的刻意,比如在史迪的身边设置了一个暗恋他的邻居女孩,以能让史迪很快走出畸恋恢复“正常”;还安排了在舰艇上服役的哥哥作为映衬,让哥哥的死最后唤醒史迪的成熟,以完成关于成长的残酷和诗意的表达等等。导演在影片的情色表现上还是颇为节制的,毕竟这不是一部色情片,导演想诠释的是人生的合理性。影片的男主角就是导演的儿子,也许他是通过儿子的表演,重温自己年轻时的作为。但在一切合理的旗帜下,导演的解说还是相当矛盾的。(《大众电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