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放血疗法

2022-07-05 13:23:59 百科资料

一种通过临床验证的治疗方法,在世界各地的早期医疗历史上大都有所谓的放血疗法。

中医的放血疗法是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操作时,先行皮肤常规消毒,选用三棱针或粗毫针,速刺速出,针刺入一般不宜过深。常用于中暑、头痛、咽喉肿痛、疔疮、腰痛等。

  • 中文名称 放血疗法
  • 类型 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
  • 方法 以针刺穴位放出少量血液
  • 疗法难度 简易

起源

  中医的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

  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一次性点刺针更适合临床应用和百姓大众的自我治疗方式。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

  西方的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源自古希腊的医圣希波克拉底和伽林,说人的生命依赖四种体液,血,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这四种体液对应空气,水,土和火,和中国的"金木水火土"接近,多了个"气"少了"金木"。

  古希腊人认为血在四种体液中是占主导地位的,伽林大夫认为血是人体产生的,伽林还和把人体皮下的动静脉血管和身体各个内脏器管联系起来,所谓"相表里",得不同的病,就在"相表里"的血管上开口子放血,例如放右臂静脉的血治疗肝病,放左臂静脉的血治疗脾脏的病。

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放血疗法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还有少量采用,如中医或藏医还存在采用放血疗法的情况。西医中,利用医蛭吸吮臃肿块附近的淤血,也还是一种常规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