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改装车

2022-07-15 15:10:11 百科资料

对原出厂车型进行更换增减配件或改变外观等。合理科学的改装车辆能够使原车行驶更安全,性能更佳。改装车一是对个人个性的表现,二是对提高行车性能及安全的需求。

  • 中文名 改装车
  • 类别 汽车改装
  • 目的 使汽车更完美
  • 诞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 展会 日本改装车展

由来

个性需求

  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从最初的代步工具发展到文化范畴。对于许多渴望真正完美的朋友来说,不要说宝马奔驰,即便法拉利也有这样那样的缺憾,所以每个购车族希望能得到一辆完全量身定制,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的车。车厂遍地都有,但要想从个人出发得到一款最符合自己意愿的汽车,似乎还有点差距,显然,平民老百姓根本不可能从车厂得到自己认为完美的车,所以达到完美的方法只有改装!

国外情况

  在国外,改装车由来已久,最初出现的改装车是为了更好地参加比赛,所以许多喜欢飚车的人将自己的座驾纷纷加装发动机,排气管等多项设备,为的是能在比赛中达到更高的速度,从而获得好成绩,这种改变原车的方法就是现代改装车的由来。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赛车运动的深入人心,汽车改装也成为普通车迷汽车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并渐渐成为一种时尚。现如今,改装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颇有市场,驾驶一款改装后的车显得卓尔不群,在车流中总是能得到较高的回头率。

国内情况

  在我国,由于汽车历史比较短,人们对改装车并不熟悉,一般都以为不过是改变一下车的内在配置,或者对车的外型做一番调整,比如说皮卡加盖儿,面包车去掉最后一排座椅变成具有运载能力的小货车等。其实真正的改装车并不是调整一下车的配置或者改变车的外型,而是对车的核心部位做大的改动。比如很多人想让自己的座驾变得可以同法拉利相媲美,这就需要对车的发动机系列做详细的改进。一般来说,大部分改装迷改装汽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汽车的澎湃动力,动力系统改装是汽车改装的重中之重。要提高汽车动力,就必须更换火咀、火咀线和海绵、省油加速器、水燃器、马力提升器、电子整流器以及排气管等。此外,还有很多人想改进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对车的底盘进行改进,主要改装项目包括避震器、刹车钢喉、轮圈、前顶吧、后顶吧、前底架、后底架等。至于说其他的改进方法则因人而异,有人想提高座驾的音响效果,有人想在车内装一部DVD,甚至还有人想在车上装GPS定位系统,所有这些不过是人们个性化的体现,在倡导个人主义的今天,种类繁多的改装车层出不穷,成为大街小巷中流动的风景。

改装车

  笔者曾在哈尔滨见过多款改装车,由于这里地处北国,每到冬季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非常适宜举办雪地汽车赛。所以每到这时,我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车手,驾驶着自己心爱的座驾前来参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些参加比赛的车全部经过改装,而且改的程度均不小,除了车的外型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内在配置几乎全部换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车的性能达到更高水平,在比赛中越野能力进一步加强。还有一部分人,对车的改装并不着眼于参加赛事,而是志在飚车,这些人经常用市面上常见的车型,换上一些大马力的动力系统,然后在午夜的街头飚车,所到之处车影迷离,尖叫连连。对这种做法我们自然不推崇,但也不能忽视这些飚车族赋予改装车新的作用。

  可是,在国内,改装车发展前景比较渺茫,因为我国还没有关于改装车的具体规定。曾经有一辆原厂宝马M3被认为是违规改装扣车了。

改装原因

  对车的不满意是导致改装车盛行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一些个性化和时尚化方面,年轻的朋友对车的挑剔程度非常高。由于自己的想法无法变成现实,所以年轻人总是迷恋改装车,后者的个性十足,能充分体现出年轻人活力四射,激情狂放的特点。笔者曾有朋友,参加工作没几年,前不久从别人处得到一款旧的吉普,被他径直开到汽修厂,按照他的意愿,车的悬挂系统改了,增加了一些比赛专用设备,他说最喜欢在冬天里到雪地上撒野,于是将车改成了适合雪地驾驶的越野车,虽说耗费不少,但他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值!

  这或许是所有喜欢改装车朋友的共同感受,只想找到一款最让自己满意的汽车,哪怕自己动手也不在乎,只要自己喜欢,一切都无所谓。

盛行

改装车历史

  比起我国短暂的汽车历史,境外的汽车历史发展悠久,已经形成一种文化,种类繁多,个性超凡的改装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改装车刚刚上路的开始,从最初的赛车到后来的普通汽车,改装车用了不长时间就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强调个性,追求完美,这是国外购车族对改装车的一致要求。与我们不一样,在德国,人们喜欢的奔驰绝大部分是来自于改装车厂的产品,后者在奔驰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豪华配置,赋予奔驰汽车更高的速度,许多商业巨子和银行家都对产自奔驰改装车厂的产品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原厂出产的普通奔驰车则不太问津。究其原因,在于改装奔驰车有着原车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驾驶的舒适性,虽然德国人对开宝马坐奔驰的说法不太热衷,但宝马轿车绝佳的操纵性能还是吸引人们的关注,在豪华的奔驰车上找到宝马的驾驶感觉,这绝对能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所以多年来,奔驰改装车的市场反响一直很热烈。

流行原因

  从奔驰改装车上就不难发现国外流行改装车的原因,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虽然豪华无比,但毫无个性可言,每款车的性能和外表都非常一致,这就有一种平淡的意味。对见惯了豪华车的老外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大家都有的好车,而是大家没有我独有的车,出于个性的原因,他们强调的是自己的感觉,而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就像专改奔驰的德国博速车厂一样,他们的产品除了传递给车主豪华的感觉,更有一种异样的滋味在其中。奔驰车给人的一贯印象是豪华、舒适,而博速改装的奔驰车给人更多的感觉是疯狂,它在保留原车乘坐舒适性的同时,更多地是追求速度的极致,力求给驾驶者带来非同一般的驾驶感觉。

宾利欧陆GT改装车Tetsu GTR

改装工厂

  这种改变汽车本来风格的工厂是改装车的摇篮,世界上到处都有改装车厂,并且已经呈现出越来越专业的发展态势。比如在德国有专门改装宝马的,专门改装奔驰的,还有专门改装大众的,这些公司的存在使得世界车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虽然说他们并没有太雄厚的资本,可凭借着超强的技术力量,这些公司的工程师们将世界著名品牌的汽车做得完美无缺,完全达到了更上一层楼的境地。

  作为亚洲汽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在改装车方面也有很多经典作品,特别是国内的改装车厂,在技术力量和资金积累方面都有不俗的实力。FABULOUS车厂就来自日本,是少数几家暴走式样外观套件的改装厂之一,其出品主要集中在外观、轮圈、排气系统、内饰等方面,而涉足的车型也非常广泛,除了日本国内的数家车厂外,还包括了奔驰、宝马和法拉利等,而且风格非常统一,从不轻易更改。

美国改装车展

  世界上改装车最多的是美国,改装车市场最火的也是美国,汽车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同样,个性十足的改装车也最先得到美国人的青睐。这里不定期举行改装车展览,每次盛会都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改装车迷前来参观。

  2004年11月,北美改装车展览会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举办,这是世界改装车的一次盛大聚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厂商纷纷慷慨出手,展出了旗下多款经过改造的名车。

  北美改装车展览会首创于1963年。起初是各大汽车零配件制造商为早期的汽车发烧友举办的一个小型展览,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汽车改装不仅在美国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成员单位也逐渐增多,现拥有3400多家成员单位。2004年这次展览会共有1300个参展商参加,全场层位6000多个,观众更是超过了8万人次。美国的汽车改装在商品车销售市场外又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形成了一个每年有上百亿美元产值的新兴行业。

日本改装车展

  日本东京每年也举办一次改装车展览,与美国车展不同的是,日本的改装车展览看上去更加疯狂,在这里你会看到许多已经看不出原来车型的"狂改"车。由于日本拥有最先进的机械技术和电脑技术,加之汽车市场的完善,汽车在日本人的眼中并不是值钱的商品,许多日本人将汽车看作一个崭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肆意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充分展示自己花钱的本领。通过他们疯狂的改装之后,车的价值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好几番。

德国改装车展

  在德国的埃森每年也会举行一次盛大的国际改装车展,与美国和日本不同的是,埃森改装车展主要是通过车来展示车主的想象力。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陆海空三栖座驾,还有外型别致可爱的卡通车等。在车展上,曾展出过电影《蝙蝠侠和罗宾》中大坏蛋冰人驾驶的冰车,还有可以飞行的车、全木制的车、外形为迪斯尼笔下米老鼠的卡通甲壳虫汽车等。种类繁多,外型别致是埃森车展最大的特点,多年来,这个不以科技水平见长的汽车大聚会已经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改装车展了。

发展前景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改装车迷的行列中来,促使国外的改装车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改装车展的举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人们的消费心理,与其购买一款款式性能都很大众化的汽车,何不用相差无几的钱去买一款与众不同的改装车,强烈的对比使国外汽车用户对改装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而这也是改装车在国外盛行的原因了。

原则

  无论改装程度若何,车辆要取得牌照必须符合一些基本原则。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条件关乎车辆体积和重量(详见附表1)。此外还有一些关乎细节的规定,例如根据[(日本)道路交通法]第55条第2项,任何改装均不能妨碍驾驶者的视线和方向盘操作,亦不得干扰后视镜和车外照明系统的正常功效。再到一些更仔细的层面时亦有相应的原则性规定,如更换凸轮轴时,引擎便绝不容许超越废气标准。

  无须申报的改装日本法例出了八十多种无须申报的改装零件,亦将之统称为[指定部品]。它们大致上分为两大类别,即附件和关乎行驶性的零件,每一类又细分多个组别(详见附表2)。车辆若纯粹换装[指定部品],改装后有没有违反上述的大原则(例如重量没有大变,有不妨碍驾驶或危及车辆的行驶性能)和[保安基准],车主便无须更改汽车的登记资料。为免消费者买到不合格的零件,日本坊间有售的[指定部品]在发售前均需通过有关方面的测试,证明产品符合[保安基准]。如此一来,买家只需确定产品附有合格标签,便可安心购买,亦不怕换装违反改装法例。

  如果改装零件不属于[指定部品]又怎样呢?这时便会按大原则辩事。一般而言,车辆改装后若没有超越体积。重量的变化上限,所用的轻度改装零件有符合[保安基准],车主也是无须更改登记资料的。比较值得留意的是安装手法在也有一个妙用,那就是[指定部品]即使超出体积及重量限制,但安装手法若不属于永久性质(焊类),车主通常亦无须更改车辆登记资料。

更新资料

  车辆改装后的尺寸和重量变化若超出法定范围,车主通常都需要更改车辆登记资料。此外,改装若涉及车身基本形状、最大载重量和载客人数的变化,亦必须申报。有关部门是否接纳申请,则视乎该车辆经改装能否符合[保安基准]。例如换装非指定的灯头,使需要查看其光度是否符合标准,太光或太暗都不会获得通过。

  改装车辆

  所谓[改造车辆],就是改装幅度超出上述两种,而又符合[保安基准]的车辆。这类汽车的改装范围可以涉及以下多种:

  一、引擎--更换另一个型号的引擎;加大排气量;更换或加装增压器;重新刷写电控系统(ECU)(由此推想,换一个排气量较细但形号一样的引擎,便不属于[改造车辆])。

  二、排挡--更换另一种形式的排挡箱(如手动挡变自动挡,五速变速箱变六速变速箱);将原有的机械式装置换成电磁式。

  三、操控系统--更改方向盘位置;由二轮驱动改成四驱;更改转向齿轮箱和呔尺位置(左呔变右呔即属于即此类)。

  四、制动系统--由鼓型改为碟型制动;以气压操作代替油压操作。

  五、悬挂系统--变换悬挂构造的种类;改造原有的叶片弹簧。

  六、燃料--使用另一种燃料。例如汽油引擎改LPG。

  七、传动装置--更改传动轴的尺寸或物料。更换碳纤维传动轴等。

  八、车身--更改前后悬长;更改单体式车架的原有形式和结构;加装空气动力学组件(扰流板、大包围等);更换碳纤维组件(除碳纤维外观组件外也有碳纤维空气动力组件);更换轮毂等。

  九、内装--更换内饰、座椅(也可以拆卸)、方向盘、挡把等

  涉及上述改装的车辆,在日本一律不能像市贩汽车那样按一般手续登记。车主必须另行申请,将坐驾登记为[改造车辆]。有关部门逐会根据[保安基准]检定车辆,再决定是否发牌。当然,这类汽车获准行使之前,其登记也必须予以更新。

应用实例

  以改装悬挂弹簧为例,如果弹簧属于[指定部品],车主在多大数情形下都没有须申报。符合[保安基准]的[非指定部品],改装之后若令车辆的载重能力出现明显变化,车主使必须更改车辆登记资料。换句话说,只要弹簧改装未有触及[改装车辆]的范围(即更改悬挂形式),在大部分情形下实不难通过有关部门的检定。事实上现有的街车悬挂改装零件,大部分都未至于落入[改装车辆]的范畴。

  再以引擎改装为例。由于改装汽缸压缩比没有涉及排气量变化,车辆即使因为增加了动力输出,在日本亦无须登记为[改装车辆]或更换车辆登记资料(改装后不符合[保安基准]则当别论)

改装误区

  氙气大灯:晃你没商量

  氙气大灯愈发受到爱车一族和改车一族的青睐,这不但由于它本身光线的穿透力,更因为它代表着一种高贵的不凡气质。氙灯一般只配备在级别较高的车型上。正因如此,改车族通常认为这是最炫耀又最简便的一项改装。

  一般卤素灯泡只能产生1000Lumen的光通量,而氙灯输出高达3000Lumen的光通量,300%的亮度提升对于夜间及雾中驾驶有明显改善作用,但晃人的功夫同样一流。氙灯发出了最接近太阳光的晶钻色白光,人眼在被这种灯光晃到时对后车距离和位置判断会大打折扣。

  "发烧"音响:分散注意力

  汽车音响一般分为入门级、高级、改装级和发烧级。对于时尚改装族而言,不改音响绝对不算好汉。低音炮是重中之重,不少改装发烧族会特意把整个后备厢布局给音响系统。即使前期先用机头本身内置功放推动两对喇叭,还要通过外置功放得到更好的听觉享受。这样的享受换来了周边车辆耳中的"噪音",超过100分贝的音响大大分散了驾驶员的注意力。此外,这种"超级"音响会干扰周围30平方米范围内的鸣笛喇叭声,车辆很容易发生剐蹭。

  贴膜贴画:里外看不清

  给新车贴膜本无可厚非,但改装一族为了突出个性,时常会购买一些"里外看不清"的个性车膜,这些车膜往往形状不规律,颜色也五花八门。还有一些车膜具有反光功能,从外面看上去就是一面镜子,时不时会反射太阳光,冷不丁的让周边驾驶员蒙受不明之晃。另外一些爱车族喜欢在车身或后玻璃上贴一些醒目的小贴画,这对车内的驾驶员却是不小的视觉考验,本身反光镜就存在盲区,贴画的"横空"阻拦让车主更难掌握路面情况。

  黑色尾灯:看不清刹车

  很多改装族把车辆的尾灯进行了全新包装:喷黑色"透明"漆。酷感十足的黑色尾灯确实与众不同,但对后车司机却是极大的挑战。据了解,黑色尾灯实际就是给车灯内壁喷了一层"透明"黑漆,后车会因这层漆而看不清刹车。

规定

  2008年10月1日起,修订后的《机动车登记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实施,一直遮遮掩掩的改装车,有望取得正式"身份"。在新规中,车身颜色、发动机、车身车架都可以在改装后再行登记,车主将不再为改装车的年检和上牌而担忧。 新规第十条规定,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改变车身颜色的;更换发动机的;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而在这之前,这些改装是不允许的。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定将无形中推动了汽车改装的发展。

  虽然内容放宽、手续简化,但对改装车的规范仍有严格要求,特别是对于改装车辆发动机、车身或者车架的,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不得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由此可见,对车体外观或动力系统进行改装升级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改装车辆上路行驶属于违章,更无法通过年检。年检验车时,车辆管理机关一旦发现车辆被违规改装,除要求车主立即改回原样外,还会处以罚款、扣证等处罚。

分类

  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放宽了改装汽车的限制。按现行法例,改装车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完全无须申请改装,可以像一般市版车辆般通过车检便可取得牌照;

  二、需要向"陆上运输局"申报改装,更改汽车登记的内容,但无须事前审查;

  三、改造车辆;

  四、车辆改装后不符合日本的[保安基准](相当于GB国家安全标准),无论用何

  种申请方法也不会获发牌。

  简单地说,第四种改装已脱离街车的范畴,只适用于赛车之类的特殊车辆,可以就此略过。前三个类别才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

选购

  一、核对行驶证与实车架子号、发动机号是否一致 在专业改装车中经常会有更换动力总成、或是由于事故更换车身的现象,因此在选购时要首先核对行驶证与实车架子号和发动机号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说明该车的改装是不合法的,不仅车况得不到保障,而且无法办理过户手续。

  二、着重检查底盘系统

  改装车的使用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底盘系统毁损的几率比较大,尤其是经常参与自驾游的改装切诺基,由于要应付各种复杂的路面,地盘很容易受伤,因此在选购时务必要观察车身底部,查看是否有断裂后焊接的痕迹,若发现有,建议最好放弃购买。

  三、核验手续 按照目前我国对车辆改装以及车辆年检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车身颜色、车身、发动机的改装必须向车管部门申报,否则不予年检,不准上路行驶。因此在二手车市场上选购时要着重检查车辆改装所需的合法手续,否则无法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建议选购刚刚通过年检的车辆,这种车辆的车况更有保障。

  四、咨询清楚改装件的功能和用途 在车辆动力和操控性能上的改装是较为专业化的,如果对其使用和维护常识不了解的话,不仅无法发挥提升性能的作用而造成浪费,而且,容易毁损配件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购买前一定要向原车主或经销商咨询清楚改装件的功能和用途以及使用方法。

  改装车的选购有别于普通车型,使用环境除了日常城乡道路以外,还会在山地、赛道等特殊环境下使用,车辆各部件的磨损消耗要远高于普通用车,因此在二手车市场上选购时要加倍注意。

总结

  归纳前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车辆不论有否改装,获得发牌与否的最终关键,都在于其规格有否违反[保安基准]。譬如在车头安装扰流部件,即使车身尺寸和重量变化没有超出限制,但扰流部件的设计一旦违反[保安基准],便不会获得放行(试想头唇若装有尖刀,尺寸再怎样符合要求也断不可能任它随街乱舞吧)。反观香港,汽车性能及安全规格往往跟随车辆原产地的法例。韵敕美日韩等汽车大国之间未有完全划一的规制之前,自难制定清晰的改装指引。虽然如此,但有关部门若能多作宣传,给车主派发常见改装项目的简单指引,有规定符合规定的产品须附有标签证明,就算不会因此发展成改装零件的设计及生产中心,车主最少都知道换枝波棍或在车尾窗挂满毛公仔是否犯法。适度的规管,按实际情况调整法例,可不是自由市场做得来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