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支座负筋

2022-06-28 07:07:11 百科资料

指位于梁支座上部承受负弯矩作用力的纵向受力钢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有些地方称之为盖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

  • 中文名称 支座负筋
  • 所属学科 建筑学

标准称谓

  梁支座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有贯通与非贯通之分。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通常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端支座负筋和中间支座负筋就是梁两端的和中间的钢筋。

计算方法

  端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钢筋长度 = 本跨净跨长/ 3 + 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 3 +锚固);

  第二排钢筋长度 = 本跨净跨长 / 4 + 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 4+锚固)。

  注:1、锚固长度同梁上部贯通筋锚固;

  2、 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第三排钢筋的长度计算同第二排。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钢筋长度 = 2 * Ln/3 + 支座宽度;

  第二排钢筋长度 = 2 * Ln/4 + 支座宽度。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