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攘鸡者强辩

2022-07-03 11:27:01 百科资料

本文出自《孟子》,通过写偷鸡者知错不改,自以为是君子的事,告诉人们应该知错就改,不能一味地拖延逃避。

  • 中文名称 攘鸡者强辩
  • 出处 《孟子》

原文: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有人)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减少)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停止)."如知其非义(道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明年)?"

译文:

  孟子说:"现在有个每天偷邻居鸡的人,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应有的品德。'偷鸡者说:'请允许我减少偷鸡的次数,(先)每个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就停止不偷了。'"如果(他)知道偷鸡之事不合道义,就应赶快停止下来,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词解:

  或:有人。

  是:这是。

  君子之道:正派人的行为,道,行为准则。

  攘:这里是指偷窃的意思。

  请损之:那就减少一些吧。损,减少。

  已:停止。

  损:减少。

  斯:就。

  已:停止。

  君子之道:正派人的行为。

  道:行为准则。

寓意

  知道错了的东西,要及时改正,决不能借故拖延,明知故犯。

实质

  此故事虚构(邻居何来许多鸡)。是向一个盗贼讲他的做法不是君子所为。偷鸡贼作为盗贼有他恶毒理论:所谓的细水常流,每天一只,挺厚道了(自以为君子)。

出处

  <<孟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