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攘鸡者

2022-07-04 12:14:14 百科资料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 中文名称 攘鸡者
  • 外文名称 Rangji
  • 作者 孟子
  • 出处 《孟子》
  • 朝代 宋国

翻译文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子说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他)说:"(那)请求减少(偷鸡的数量),(我)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就不偷了。" 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礼义,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注释

  日:每天。

  月:每个月

  攘:盗窃,窃取。

  损:损坏,引损坏,这里引申为减少。

  以:等到

  斯:这;这样。

  或:代词,有的人。

  告:告诉,告知。

  今:现在,当前。

  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

  道:思想,学说。

  然后:表顺承、而后。

  已:停止。

  来:将来,未来。

心得

  其实这个《攘鸡者》是孟子回答宋国大夫戴盈之的请教时说的话。戴盈之问他:"当前国家征税太重,打算恢复到古代'十分抽一'的水平,今年作不到,只能稍作减轻,明年再推行,该不错吧?"孟子于是脱口而出,编了这一则的小故事,用类比的方法,启发戴盈之领悟自己的错误。"攘鸡者"的形象很刁巧,他因不愿干脆及时地改正错误,而挖空心思地为自己的错误辩护。

  这位老师母亲的心思与"攘鸡者"的心思如同一辙,真的想不到距孟子到现在两千多年了,还出现了今版的"攘鸡者",古人的话很具前瞻性。

作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村。据赵歧《〈孟子〉题辞》所记,孟轲系"鲁公族孟孙之后",盖破落后迁于邹。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