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攘攘

2022-07-10 18:09:01 百科资料

攘攘,读音rǎng rǎng,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纷乱拥挤的样子。

  • 中文名称 攘攘
  • 外文名称 disorderly
  • 拼音 rǎng rǎng
  • 出处 《古诗源》卷一引《六韬》
  • 注音 ㄖㄤˇ ㄖㄤˇ

解释

  1. 纷乱貌。

  2. 众多;丰盛。攘,通" 穰 "。

出处

  唐 欧阳行周《藏冰赋》:"六合苍苍,万物攘攘,讵无时启,亦有时藏。"

  明 唐顺之《读》:" 文宣 而下,则诸侯又不能自执其权,而大夫之交政於中国者攘攘矣。"

  清唐孙华《四月七日携家南广寺饭僧》诗:"侧目窥帝所,攘攘逐朝簪。"

  汉 桓宽《盐铁论·论灾》:"《诗》云:'降福攘攘。'"今本《诗·周颂·执竞》作"穰穰"。 毛传:"穰穰,众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