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撑篙竹

2022-07-12 09:08:52 百科资料

撑篙竹(学名: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是禾本科,簕竹属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10米,尾梢近直立,下部挺直;节间通直,竿壁厚,节处稍有隆起,分枝坚挺,箨鞘早落,薄革质,箨耳不相等,小耳近圆形或椭圆形,箨舌先端不规则齿裂,箨片直立,易脱落,叶鞘背面通常无毛,叶耳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叶片线状披针形,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线形,小穗含小花,颖长圆形,无毛,外稃长圆状披针形,无毛,内稃与其外稃近等长或稍短,花丝短,子房长圆形,花柱被短硬毛,柱头被毛。颖果幼时宽卵球状。

分布于中国华南。多生于河溪两岸及村落附近,常见栽培。

撑篙竹竿材坚实而挺直,常用于建筑工程脚手架、撑竿、担竿、扁担、农具,以及制造竹家具、竹编制品等。竿表面刮制的"竹茹"可供药用。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 中文名称 撑篙竹
  • 学名 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
  • 界 植物界
  • 门 木兰植物门 Magnoliophyta
  • 纲 百合纲 Liliopsida

基本简介

  高10-15m,径4-6㎝,节间长20-45㎝,壁厚达8mm,表面绿色,幼时被白粉和易落白色细毛;基部节间具黄白色条纹,节上环生灰白色毛环。分枝坚挺且低。秆箨绿色,具淡色纵条纹,厚纸质,箨鞘先端呈不对称的圆拱形;箨耳明显,均具皱折,边缘具流苏状卷曲遂毛,大耳椭圆形下延,约比小耳大1倍,小耳卵形;箨舌高2-5mm,边缘锯齿状;箨叶直立,长三角形,背面无毛,腹面有细刺毛。叶片长披针形,长9-14㎝,宽0.7-2.5㎝,背面密生短柔毛。竹材坚实挺直,可作棚架、撑篙、农具、家具及建筑用材,亦可劈篾编织竹器,节间去皮适刮下中层为"竹茹",可入药用以清热、治吐篾 小儿惊病等症。

特性

  植株丛生,无刺,秆直立或茎直立,高达15米,径6厘米,顶端不弯垂,出枝习惯低;节间圆柱形,密被小刚毛,常有白色条纹;秆材厚而坚实;枝多数,丛生而平伸,枝与小枝上的箨幼时紫色;秆箨的形状和被毛变异大。

形态特征

  竿高7-10米,直径4-5.5厘米,尾梢近直立,下部挺直;节间通直,长30厘米左右,幼时薄被白蜡粉或有糙硬毛,老时无粉也无毛,竿壁厚,基部数节间具黄绿色纵条纹;节处稍有隆起,竿基部数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一节开始,坚挺,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中央3枝较为粗长。箨鞘早落,薄革质,背面无毛或有时被糙硬毛,新鲜时具黄绿色纵条纹,干时纵肋稍隆起,先端向外侧一边下斜而呈不对称的拱形;箨耳不相等,具波状皱褶,边缘被波曲状细繸毛,大耳沿箨鞘顶端向下倾斜,其倾斜程度可达箨鞘全长的1/6-1/5,倒卵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3.5-4厘米,宽约1厘米,其末端渐狭,小耳近圆形或椭圆形,长约1.5厘米,宽约8毫米;箨舌高3-4毫米,先端不规则齿裂,有时条裂并被短流苏状毛;箨片直立,易脱落,呈近于对称的狭卵形,幼时背面具黄绿色纵条纹,并疏生脱落性棕色贴伏刺毛,先端急尖而且锐利硬尖头,基部作圆形收窄后向两侧外延而与箨耳相连,其相连部分为3-7毫米;箨片基部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2/3。叶鞘背面通常无毛,边缘被短纤毛;叶耳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边缘具数条至多条直或弯的繸毛;叶舌高0.5毫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0-15厘米,宽1-1.5厘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粗糙的钻状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线形,长2-5厘米;小穗含小花5-10朵,基部托以具芽苞片2或3片;小穗轴节间长约4毫米;颖仅1-片,长圆形,长6毫米,无毛,具9脉,先端急尖;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12-14毫米,无毛,具13-15脉,先端锐尖;内稃与其外稃近等长或稍短,具2脊,脊向顶端被短纤毛,脊间6脉,脊外每边各3脉;鳞被3,不相等,边缘被长纤毛,前方2片偏斜,长2.7毫米,后方1片稍大,倒卵状长圆形,长3毫米;花丝短,花药长5毫米;子房长圆形,长约1毫米,顶端被短硬毛,花柱长1毫米,被短硬毛,柱头3,长3毫米,被毛。颖果幼时宽卵球状,长1.5毫米,顶端被短硬毛,并有残留花柱和柱头。

撑篙竹

  撑篙竹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7-10m,直径4-5.5cm,尾稍近直立,下部挺直,节间长30cm左右。幼时薄被白蜡粉或具糙硬毛,竿壁厚,基部数节间具有黄绿色纵条纹;节处稍有隆起,竿基部数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1节开始,坚持,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中具3枝较为粗长。箨鞘早落;箨耳不相等,具波状皱折,边缘被波曲状细繸毛。叶鞘背向通常无毛,边缘被短纤毛;叶耳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舌高0.5mm;叶片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0-15cm,宽1-1.5cm,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线形,长2-5厘米,小穗含小花5-10朵,基部托以具芽苞片2或3片;小穗轴节间长约4毫米;颖仅1片,长圆形,长6毫米,无毛,具9脉,先端急尖;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12-14毫米,无毛,具13-15脉,先端锐尖;内稃与其外稃近等长或稍短,具2脊,脊向顶端被短纤毛,脊间6脉,脊外每边各3脉;鳞被3,不相等,边缘被长纤毛,前方2片偏斜,长2.7毫米,后方1片稍大,倒卵状长圆形,长3毫米;花丝短,花药长5毫米;子房长圆形,长约1毫米,先端被短硬毛,花柱长1毫米,被短硬毛,柱头3,长3毫米,被毛。颖果幼时宽卵球状,长1.5毫米,先端被短硬毛,并有残留的花柱和柱头。

分布

  产华南。多生于河溪两岸及村落附近,常见栽培。

  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河岸或低丘,喜疏松湿润土壤。

用途

  竿材坚实而挺直,常用于建筑工程脚手架、撑竿、担竿、扁担、农具,以及制造竹家具、竹编制品等。竿表面刮制的"竹茹"可供药用。

说明

  撑青4号Bambusa perrrariabilis X textilis Wen (in Journ. Bamb. Res. 4 (2): 9. f. 2. 1985.) 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用撑篙竹B. pervariabilis McClure为母本,青皮竹B. textilis McClure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培育而成。其主要外貌特征似撑篙竹,但竿的下部节间和竿箨皆不具黄绿色纵条纹,竿壁较薄,箨鞘形态也似撑篙竹,但质地变厚变硬,略具光泽等方面颇似青皮竹,并且在背面有极稀疏的暗棕色小刺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