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族服饰

泸沽湖摩梭人的服饰,头戴毡帽,穿自织的左襟麻布衣裳,耳贯铜、银质的大坏,外披羊毛毡毯。近代以来,依性别、年龄不同,服饰略有差异。男女儿童十二岁前均穿长衫,不着裤,十三岁行过成年礼后,换着成人的服装。成年妇女蓄长发,用牦牛尾上的毛掺在头发内,梳成粗大的假辫盘在头顶上,再在假辫之外缠上一圈蓝、黑色丝线,井将丝线后垂至腰部。她们出门时,用青布包头,系勒成菱形,也有些妇女用一段头帕,从左至右将鼻子和下腭遮住,只留两只明亮的眼睛在外面顾盼。
- 中文名称 摩梭族服饰
- 别名 客家
- 所属民族 泸沽湖摩梭人
摩梭族服饰简介
摩梭人在13岁以前,不论男女都穿长衫,少男剃光头,少女则留小辫、佩戴彩珠。到13岁举行成年礼后,便开变服饰。成年女子头上盘绕加以稳牛尾做的粗长假辫,戴交缠式布包头,双耳戴金银铜质耳环为饰。上衣多用黑色或红色金丝绒布料缝制成大襟右衽短衣,长不过脐,袖口紧小,外翻寸许露红里为饰,铜银纽扣从颈项、右胸、腋下分三组两副排列。腰间缠绕花纹艳丽的宽布带子,胸前配戴双须银链,手上多戴玉石、象牙、银质铺子或金银戒指作饰。下着筒状百槽长裙,色彩以素白为普遍,仅在裙身中间用红线彩饰两圈,走起路来,长裙摇曳摆动,颇为美观大方。成年男子头戴宽边呢毡帽,上穿金边大襟短衣,系红花腰带,配腰刀。富有者外罩一件厚呢及膝长衫,宽衣长袖,俗称"楚巴"。外配长刀及偌囊作饰,下穿宽脚长裤、长统皮靴。裤脚折放在靴筒内,不穿长统靴的,则裹绑腿,扎彩带,保有古代牧民遗风。他们走起路来,显得精神抖擞,潇洒利落。
摩梭男女在13岁以前穿长衫,系腰带,13岁行成丁礼后,男女皆穿金边大襟衣,钮扣喜用银币和彩珠,钮扣在右边,颈项中心有领扣,右肩胛骨旁有一副,右腋下有两副,每副两颗。女性的金边衣内,还穿领和袖口为黄色或绿色的绸缎内衣。下穿百褶裙,裙布至少二丈四,多达三丈多,裙长至踝。用各种彩线绣上花边。传说,不绣花边,死了找不到路,其实是为了美观。摩梭妇女还讲究首饰,头上加以牦牛尾做的假辫,尾上配有一大束彩丝线,以青黑为主,辫长4-5尺,挽成盘髻,配以彩珠串,彩丝束尾垂在左耳鬓,戴耳环、手镯,腰系红花色带,戴戒指,胸前配银链,耳环戒指以银质为多,手镯有银有玉。摩梭男子头戴宽边呢毡帽,上穿金边大襟衣,系腰带,配腰刀,下穿宽脚裤,长统皮靴,裤脚折放在靴筒内,扎上彩丝带,这与祖先是游牧民族有关系,是古代牧民的遗风,与藏族来往多了以后,摩梭男子的服装也就与藏族相似,有的也穿冲巴(即藏服)。
颜色
她们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钮扣,系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层百褶裙,上用五色丝线绣一圈花边,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戴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裙上用红丝线绣一圈花边,以穿黑布衣裙为尊贵。而贫穷的女子只能穿粗白麻布,着黑布鞋或赤脚。贵族女子则多穿红、黄、灰色的绸缎和毛呢之类的衣裳,并在领、襟、袖口、裙边等处镶金、银边,用金、银、玉石、玛刑做纽扣,以显示奢华。
款式
青年男了头梳小辫,垂子脑后改盘在头顶上,壮年则戴自制青布瓜瓣式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挨服饰,爱戴藏式的呢帽。穿藏靴,佩铜、银制作的大耳环,益显得英姿骁勇。老年男子喜戴贩瓣式小帽或包青布头帕,穿黑、白色右在短衣和长裤,束素色腰带,穿草鞋或布鞋。贫苦家庭的男子,即使穿自织的白麻布衣裤,仍喜在衣服的袖口、裤边、腰带上,绣一屿花纹图案。
摩梭人男女老幼都喜爱装饰品。男女多缸效率汤和戚指,妇女还喜在发辫上绥珠玉和佩领花,井以金、银、铜、玉、骨、玻璃等做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