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斥
2022-07-01 11:17:00 百科资料
摈斥,读音为bìn chì,汉语词语,意思是排斥;弃去。出自南朝·刘孝标《辩命论》。
- 中文名称 摈斥
- 拼音 bìn chì
- 外文名称 reject
- 注音 ㄅㄧㄣˋ ㄔㄧˋ
- 解释 排斥;弃去
解释
排斥;弃去。
出处
1、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於当年,韫奇才而莫用。"
2、唐·陈鸿《东城父老传》:"盖以其为小说家言,近於猥琐诞妄,故摈斥不录。"
3、宋·司马光《遗表》:"喜则数年之间,援引登青云;怒则黜逐摈斥,终身沉草莱。"
4、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这一去,摈斥海岛,葬江鱼之腹。"
5、清《睢州志·袁可立传》:"可立独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兹多,致干圣怒,摈斥不下百十余人。岂言事诸臣尽不可用耶?'"
6、郑振铎《桂公塘》十五:"天祥的心绪和来时却截然的不同,还带着沉重的被摈斥的悲愤。"
7、元·任仁发画的《二马图》卷,在跋语中先叙述了所画的肥、瘦二马:"肥者骨骼权奇,萦一索而立峻坡,虽有厌饫刍豆之荣,宁无羊肠踣蹶之患。瘠者皮毛剥落,啮枯草而立风霜,虽有终身摈斥之状,而无晨驰夜秣之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