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掐丝

2022-07-04 16:34:24 百科资料

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弯曲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称为掐丝。是景泰蓝制作中最关键的装饰工序。

  • 中文名称 掐丝
  • 起源地 伊朗(波斯)
  • 起源时间 5~6世纪

简介

  掐丝,是景泰蓝制作中最关键的装饰工序。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曲屈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谓之掐丝。江苏邗江东汉广陵王墓所出龙形金饰即有掐丝工艺制成的图形。此项工艺不仅在宝石、金银饰上运用,珐琅器也运用,如掐丝珐琅器等。

  掐丝技术起源很早,可能与贵金属--金工艺的包镶技术有联系。掐丝珐琅起源于波斯(今伊朗),成熟于五、六世纪。以后由波斯传到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地 ,至少在辽代已传入中国,中国首例发现掐丝工艺的是在巴林左旗契丹博物馆藏的一对掐丝花冠金簪,便是掐丝工艺所制。

一般过程

  景丝与釉的接合才会有中国景泰蓝,才会有景泰蓝工艺画,所以掐丝是重点.丝掐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画的整体效果.泰蓝工艺画在制作方面分为选图、描图、掐丝、点蓝、压模等几个步骤。其中选图、描图是前提,掐丝、点蓝是重点,压模是关键。

  丝与釉的接合才会有中国景泰蓝,才会有景泰蓝工艺画,景泰蓝保健球,所以掐丝是重点.丝掐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整体效果。

  粘丝一般过程

  1.选好需要粘丝的线条,把针筒涂在墨样花纹上

  2.粘丝首先要捋丝,用剪刀和镊子都可以

  3.检查丝的一头是否弯,弯的话就用剪刀剪掉

  4.左手用镊子镊住丝的一头放在涂好胶水的墨样花纹上

  5.右手拿丝的另一端弯出线条

制作工序

  景泰蓝制作好胎形后,掐丝是主要制作的工序。制作的方法是用镊子将事先做好的柔软、薄而细的并具有韧性的紫铜丝,按照设计好的图案,用手掐(掰、弯)折叠翻卷成花纹的工艺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制成各种纹样,蘸上白芨或浆糊粘在铜胎上,后经烧焊、点蓝和镀金等工序完成。掐丝工艺,技艺巧妙,全凭操作者的一双巧手和纯熟的技艺,掐饰出妙趣横生、神韵生动的画面,但这绝非易事。

基本要求

  1.掐丝线条流畅

  2.无伤丝

  3.氧丝表面无划伤,无工化胶

  4.两头丝相接处接合完好

  5.丝与工化胶粘贴良好

作画工具

  1已描好图的景泰蓝工艺画特制板

  2针管

  3工化胶

  4剪刀

  5镊子

  6氧化铝丝一般是0.3和0.5

掐丝技巧

  以圆为例

第一步

  1找一个与所做圆形大小相同的圆柱体

  2捋丝

  3围绕这个圆柱体圈几圈

第二步

  将圈好的圆从模具上取下来,用剪刀剪断。

第三步

  将丝剪断后,用镊子将剪断后丝的两端夹到一起 。

工序要求

  掐丝这道工序是把扁细的铜丝用小镊子掐折弯卷成各种纹样图案,规矩严谨地粘在景泰蓝不同形状的器物胎型上,然后施以五彩缤纷的珐琅釉彩。所以,懂行的人常说,掐丝工序如同房屋的梁架,对产品的艺术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掐丝工艺要求艺人具有灵巧的手上功夫,而这功夫的掌握,是需要长期悉心磨练的。凡是见过金世权掐丝的人,当看到他手握一把尖尖的镊子,手指微微转动几下之后,瞬间便化作朵朵金花、只只小鸟,以至湖光水色展现在器皿的胎型上时,无不为他那绝妙高超的技艺而惊叹。

代表人物

  金世权(1911-1992),北京满族。特级工艺美术大师。他从事景泰蓝的掐丝技艺有六十多年。 在图案纹样上,金世权虽继承了传统,却能大胆创新,创作出许多新花样。在景泰蓝的图案中,有一种作为主体纹样陪衬的规则花纹,称为锦地。过去掐锦地,都要用手一个个地掰,工效很低,有时掰出来的锦地还不太一致。金世权用心钻研,他找出来几根车条,捆成了花朵型,把铜丝直接往上绕,然后再按着自行车车条凹处轧成花瓣型,把铜丝切开,一朵朵有规则的花型很快就掐出来了。用这个方法,他先后试制成功了桃花、梅花、云彩等多种锦地的新操作方法,使工效成倍地提高,并不断改进,最后达二十多倍,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业精于勤出绝技。1982年,金世权完成了自己精心设计制作的一套景泰蓝瓶,上面有瓜蝶、万寿、云龙、冬梅四种图案,寓意具有独特风格的北京传统景泰蓝艺术青春常在。这套作品被人们赞誉为晚青瓶,其意思是说它凝聚着这位老艺人在艺术上的永恒的青春。这套瓶曾多次参展,并成为公司保留作品。

  工艺美术家金世权,以他那炉火纯青的掐丝技艺,使景泰蓝这支特种工艺的奇葩,放射出异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