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捏糖人

2022-07-06 04:47:39 百科资料

捏糖人是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之一,流行于北方地区(不局限于老北京,各地的糖人都有各自的特点)的一种手艺行当,一般是把糖稀经过吹、拉、捏(有时也会借助工具,如:筷子、竹签等,各地区有所差异)等方式将糖塑造成许多形象。这样的糖人既是孩子们喜爱的零食又是这些民间艺人的艺术作品,据说捏糖人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 中文名称 捏糖人
  • 原料 糖稀
  • 历史 600多年
  • 祖师爷 刘伯温
  • 流行 北方地区

特色民俗

  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民俗之一,由麦芽调成糖稀,经过吹、捏、拉等方式,制作各式各样的人物动物等造型,过去时很多地方走街串巷的"活计",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历史起源

  吹糖人儿祖师爷是刘伯温。据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

  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现代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