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捆粄

2022-07-07 19:18:26 百科资料

捆粄是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福建闽西的汉族特色小吃,属于客家菜。捆粄据说是丰顺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

  • 中文名称 捆粄
  • 外文名称 Kun Ban
  • 分类 粤菜,福建菜,客家菜
  • 口味 皮少馅多,味道丰富。

字面含义

  客家话中,动词的"卷"字较少使用,一般用"捆"来表示;"粄"(拼音:[bǎn] )为古汉语,也是客家话特色词,是指大米制作的食品的意思。

捆粄

  顾名思义,捆粄就是指卷着的大米制作的食品。

制作

  分捆和蒸两种做法。

  捆:将做好的米浆舀一小勺到特制的托盘中,不要太厚,大约2~3毫米左右,放入抽屉式蒸架中蒸熟,取出用竹片划成矩形,在上面加入预先炒好的肉馅或者是韭菜、豆腐等以后卷起来就完成了。

捆粄

  炊:在客家话中"炊"为"蒸"的意思。在米浆蒸熟之后,在上面加入生肉馅等,再放入蒸架蒸熟后卷起来以后浇上特制酱料直接放入碗中食用。

炊的捆粄

特色

  皮少馅多,味道丰富

  丰顺捆粄味道鲜美,一般肉馅有:豆干、咸菜、香芋、韭菜、萝卜、瘦肉、豆角、鲜笋、萝卜干等,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不同的肉馅,变换出不同的口味。

  丰顺捆粄制作简单快捷、口味丰富、价钱实惠,在丰顺县地区已经成为日常饮食的重要部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