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挢枉过正

2022-06-28 18:48:55 百科资料

挢枉过正,同成语"挢抂过正" ,读音 jiǎo kuāng guò zhèng,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 中文名称 挢枉过正
  •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序》
  • 释义 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 同义词 挢抂过正
  • 用法 褒义,谓语

释义

  释义: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比喻纠正错误过度,导致了其他错误。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往过其正矣。"

示例

  或有避其谤者,又每~,至坐视儿女之放纵,而不一置问。(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

  近义词: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矫枉过直、矫枉过中、矫枉过甚、矫枉过当

  反义词:恰如其分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同"矫枉过正"

成语故事

  汉景帝担心诸侯势力过大会自己称王,出现中央管不住地方的局面,就采用晁错的建议,借故削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竟借清君侧的名义企图谋反,迫使汉景帝杀死晁错,从而出现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