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抵牾

2022-06-25 18:40:40 百科资料

抵牾,汉语词语,拼音是dǐ wǔ,意思是矛盾。

  • 中文名称 抵牾
  • 拼音 dǐ wǔ
  • 注音 ㄉㄧˇ ㄨˇ
  • 词性 动词
  • 出处 《进书表(资治通鉴)》

解释

  矛盾;冲突。

出处

  宋·司马光《进书表(资治通鉴)》:"自治平开局,迨今始成,岁月淹久,其间抵牾,不敢自保,罪负之重,固无所逃。"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李谪仙》:"二说辨证李白《蜀道难》非谓严武作,明白如此,则《新唐史》抵牾无疑。"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义下》:"一出名公手,一或抵啎,必他有证佐。"

  殷谦:"很多时候艺人们在不良媒体的全力配合下,她们似乎乐于在一种非理性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精神状态下玩着各种"八卦新闻",炒作也变得阴险毒辣,自我拆解相互抵牾,你也休想看到真正的事件,休想看到有价值的主题。"(殷谦《棒喝时代》)

  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况左右配属,班荀之与郑戴,又名抵牾。"

  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一》:"混淆差互,一至於此。盖不惟抵牾於经,而自相矛盾亦甚矣。"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既至中朝,观诸侯动静,邑邑不乐也。数有所抵牾,欲自请外。"

  《明史·罗通传》:"通本谦所举,而每事抵牾,人由是不直通。"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联匾》:"柱圆板方,柱窄板阔,彼此抵牾,势难贴服。"

  章炳麟《秦献记》:"仆射周青臣用面谀显,淳于越相与抵啎,衅成而秦燔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隋志》有《列异传》三卷……两《唐志》皆云张华撰,亦别无佐证,殆后有悟其抵牾者,因改易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翁姑薄让之,女抵牾不可言状。翁姑忿怒,逼令大归。"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老人遂发怒声曰:'稚子何敢抵牾先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