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披发左衽

2022-07-09 15:32:13 百科资料

披发左衽,汉语成语,拼音是pī fà zuǒ rèn,意思是头发披散着,衣襟开在左边。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 出自《论语·宪问》。

  • 中文名称 披发左衽
  • 拼音 pī fà zuǒ rèn
  • 外文名称 dress like a barbarian
  • 注音 ㄆㄧ ㄈㄚˇ ㄗㄨㄛˇ ㄖㄣˋ
  • 出处 《论语·宪问》

解释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沦为夷狄,现多指落后不文明的状态。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典故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得沦为蛮夷那样,穿着左衽的衣服,披散着头发。" 披发左衽是蛮夷的服饰。披发左衽"就是典型的胡人装束。自古汉人的服饰规矩是生右死左,就是汉人的汉服交领的开口都是右衽,左衽压右衽,领子呈y形;发式是束发,不披发。只有死去的人才使用左衽、披发。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借指沦为夷狄。

  示例

  晋·潘岳《西征赋》:"或~,奋迅泥潭,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