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抚州话

2022-07-08 05:42:11 百科资料

抚州话即抚州赣语。汉语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分支。亦是现代汉语中较强势的方言,在赣东一带有一定的影响力,抚州话主要分布在江西抚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包括临川、丰城东部、进贤、崇仁、宜黄、乐安、东乡、金溪、南城、黎川、资溪、南丰、广昌以及福建的建宁等市县区,浙西南亦有大量南丰话使用者,江山有少量宜黄话使用者。同江西其它方言相比,抚州赣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致性最强。

  • 中文名 抚州话,赣东语
  • 外文名 Timtonese
  • 语系 汉藏语系-汉语族-赣东语
  • 使用地区 江西抚河流域及福建建宁等地
  • 使用人数 500万

分布范围

  抚州话是现代汉语中较强势的方言,在赣东一带有一定的影响力,赣东语主要分布在江西抚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包括临川、崇仁、宜黄、乐安、东乡、进贤、金溪、南城、黎川、资溪、南丰、广昌以及福建的建宁等市县区。

抚州赣语

  赣东语可分为临川、南城两个小片,临川、南城两个小片范围大致同抚州府、建昌府旧域相当。

临川小片

  临川小片包括抚州市、临川、崇仁、宜黄、乐安、东乡、进贤、金溪。共同点是泥来洪音相混(东乡泥来洪细一般都不混),来母细音读[t](东乡、进贤例外),庄组和精母洪音今读[ts tsh s](乐安、宜黄例外)。

江西方言

南城小片

  南城小片包括南城、黎川、资溪、南丰、广昌以及福建的建宁、泰宁。本小片江西境内各县的共同特点是泥来不混,[n l]为两个独立的音位,来母细音不读[t](南城、黎川例外),庄组和精组洪音除资溪以外,今读同临川小片有明显不同。有三种类型:南城、黎川读[ts tsh s],南丰、乐安读[t th s],广昌精组洪音读[t th s],庄组读[ts th s]。

口音特点

  本片声母的突出特点是透定二母今开口呼读为[h](金溪例外);知三章组字广昌、进贤读z c s j q x(拼音)以外,江西境内的市县都读[t th s ];来母细音读[t](南丰、广昌、东乡、进贤例外)。韵母系统普遍保留了鼻韵尾[-m -n -ŋ]和入声韵尾[-p -t -k]之间的对立或部分对立。[-t]尾也有人标作[-it]或[-i?],[-k]尾实际发音多为。 本片一般有六至七个调类,以七个为常见。七个调类的平、去、入各分阴阳,上声一个调类。古全浊上声字一部分或大部分字今读阴平是本片的显著特点。阴入阳入的调型同南昌等地正好相反,阴入低、阳入高。

临川音系

  《临川音系》为罗常培先生所作,是赣东语的开山之作,主要发音人有两个,其中黄森梁的读音可以代表北乡湖西村罗针区,游国恩的读音可以代表东乡瑶湖乡。字汇材料以黄森梁的读音为主,并拿游国恩的读音作参证,凡黄游读音歧异的地方各于表下分别注明。这两位发音人的音系可以代表当时临川北乡、东乡的一部分带文一点的读音。据了解这两处不少字的实际读音比上述两位先生还要土一点,分尖团的情况规律性也要强一些。 抚州市音与《临川音系》稍有区别,6个韵母中系统分尖团;[k kh ŋ]不与齐齿拼合,市内[kieu khieu ŋieu kie]等声韵组合,上顿渡都无介音。这主要是因为描写的音系分布地域不同。 * 《临川音系》所记音系与陈昌宜《赣方言概要》所记抚州市音系声母都是19个(含零声母),韵母都是73个,其中70个韵母一样(所记音值有所不同)。《音系》有而《概要》无的有三个:[əi](只与声母[f]相拼,《概要》并入),[ən](只与[p ph m f]相拼,《概要》并入[un]) ,[uen](《音系》只收了"肱觥"两个字)。《概要》有而《音系》无的也是三个:[ue][ei][m],都用在口语里。 下面是《临川音系》对音值的几条说明: 1. [u]有时候后面好像随着一个[v]音。 2. [yεn][yεt]里的主要元音听起来有点像[ø],那是受了撮口介音[y]的影响所致。 3. [ə]只见于[əi][ən]两韵,在[ui][un][ut]三韵的主要元音和韵尾之间,实际也有这样一个'音渡'(glide),为便利起见我们不把它写出来。 4. 古宵萧两韵的字,游君读作[iau]韵,黄君读作[iæu]韵,微有侈弇的不同。例如"标"游读为[piau],黄读为[piæu]。 下面是《临川音系》和《赣方言概要》几个韵母音值的对比,红色字是韵母代表字,涂成绿色的韵母为《临川音系》所记,涂成蓝色的韵母为《赣方言概要》所记:

南城小片

标音举例

  抚州各县的英文标准名称以及国际IPA注音和威妥码注音

  地名英文名 IPA国际音标注音 威妥码注音

  抚州 Footew / Foochow

  临川 Timton

  崇仁 Tsung Nin / Tung Ngin

  巴山 Pah Shan

  宜黄 Nee Wong / Ngee Wong

  凤冈 Fung Kong

  乐安 Locon

  鳌溪 Outch / Ouky

  东乡 Tung Hsiong / Tung Hiong

  孝岗 Howcon

  金溪 Jimch / Kimky

  秀谷 Sewcook

  南城 Nam Sing

  建昌 Kienton

  黎川 Teeton / Ti Chien

  日峰 Nit Fung / Ngit Fung

  资溪 Tsich

  鹤城 Hocseen

  南丰 Nam Fung

  琴城 Chimsin / Kimsing

  广昌 Conton

  旴江 Hecon

  抚河 River FOO

  福建地区:

  建宁 Kiening

  泰宁 Tainin / Haining

  部份固有名词国际注音

  抚广片 Area of Foo Kwong

  抚州人 Footewese

  采茶戏 Tsaicha Drama / Taita Drama

  临川菜梗 Timton Tsai Kwang

  新年快乐 Hsin Nien Kwai Lok

  恭喜发财 Kung Hsi Fat Tsai / Kung Hee Fat Tai

现状

  教育部、国家语委2015年5月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经过申请和评选,江西省被正式列入开展语保工程项目的省份。2017年5月12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江西2017年度项目在南昌启动。抚州市临川区、资溪县、南城县等21处汉语方言点调查项目被列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度课题,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支持。

赣语概况

  赣语是汉族赣东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亦为汉藏语系语支的一种声调语言。

  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抚州一直都是越人的活动地带。秦汉以后,朝廷对江西进行了几次移民,古傒语遂逐步形成。抚州在秦属九江郡,汉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西北境置县。初名临汝,因境内有临水、汝水得名。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立临川郡,辖临汝、南城二县,隶属扬州。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属江州。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析临汝县置定川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陈,总管杨武通奉使安抚,因改临川郡为抚州。唐光启三年(887年)割据赣东的抚州人危全讽开始了抚州历史上第一次修筑城墙的工程,历时三年才竣工。史料表明当时抚州的人口分布已相当密集。古赣东语在吸收中原汉语的过程中,本身的语言特点也就逐渐成型。

宋代汉语方言分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