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折色

2022-07-05 04:12:57 百科资料

折色,汉语词语,读音shé sè,意思是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

  • 中文名称 折色
  • 拼音 shé sè
  • 注音 ㄓㄜˊ ㄙㄜˋ

解释

  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指银子的成色。亦以指银子成色不足。

出处

  《宋史·食货志上三》:"有司言其地沃民勤,颇多积谷,请每岁和市,随常赋输送,其直多折色给之。

  《明史·食货志二》:"十七年, 云南 以金、银、贝、布、漆、丹砂、水银代秋租。於是谓米麦为本色,而诸折纳税粮者,谓之折色。

  《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若有为民的官,将这样的灾伤申报上去,央两院题本改了折色,百姓也还可存济。

  清 孙承泽 《天府广记·宝源局》:"正德 七年,令职官折色俸给,十分为率,一分折钱,九分关银。

  《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那败子借债……第一,折色短少,不能足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