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攘
2022-07-16 04:02:04 百科资料
扰攘,读音rǎo rǎng,汉语词语,意思是吵闹混乱的暴动、纷乱。
- 中文名称 扰攘
- 拼音 rǎo rǎng
- 出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论》
- 解释 吵闹混乱的暴动、纷乱
解释
1、吵闹混乱的暴动、纷乱。
2、纷乱。
出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倾侧扰攘楚魏闲,卒归高帝 。"
宋·苏轼《上韩魏公论场务书》:"窃以为古人之所以大过於人者,惟能於扰攘急迫之中,行宽大闲暇之政,此天下所以不测而大服也。"
《菜根谭》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汉书·律历志上》:"战国扰攘,秦兼天下。"
《后汉书·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隶释·汉广汉属国侯李翊碑》:"时益部扰攘,为三府所选,拜广汉属国侯 。"
宋·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由此致南诏,扰攘西蜀。"
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正扰攘之际,沿河无数人马,纷纷来到。"
孙中山 《中国革命史》四:"以上所述,皆十二年之扰攘情状。"
孙伏园《读书与求学》即文人争国会,武人抢地盘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